第324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哦,这事啊,多少钱?”

“竹帘是1块5,竹筐贵一点,2块5。”

“我去拿钱给你。”

“不用了,今天卖货的钱够用了,就是过来跟你说一声。”

“就这点事你还跑一趟,明天出海的时候说不也一样。”

“我又不是特意过来,先去了欧篾匠家,顺路而已。”

又闲侃了两句,天色渐渐黑下来,冯晔就转身回去了。

路上的行人不少,都是晚归晚归的渔民。

正是海蜇的汛期,别说晚归,这些小木船的主人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呆在海上大捞特捞。

这些渔民三五成群,都在兴奋地谈论着冯家发收购杂鱼的事情。

冯晔一听,会心一笑,暗道冯家发的效率真高。

回到家时,萧春秀带着三个小的也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做饭。

他也把竹帘和竹筐的事情跟叶青灵和杜桂兰说了一下。

杜桂兰没有多说,只简单地问了下价钱,就表示没问题。

竹筐够不够用她不清楚,但竹帘不够用她是知道的。

上次家里晒鱼干,都还借了邻居不少竹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叶青灵则说不用他操心,明天拿过来多少竹帘,她就会付多少钱。

萧春秀也知道情况,她一回来,两妯娌就跟她说了,还询问了她的意见。

不过她没有发表意见,只是说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反正都是儿子自己挣的钱,尽管折腾。

只要船还在,就不可能比以前的日子艰难。

……

有了晚归渔民的口口相传,冯家发放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几乎整个东头村。

听到有人愿意收购杂鱼,一个个都挺高兴的。

虽然说价格还不清楚,但怎么也比扔掉强,多少也能换点钱。

那些杂鱼本来都是没人要的,捞上来也是扔回海里,

现在又还没到自家晒鱼干的时候,也只偶尔会留点回去吃。

现在好了,有人收购,多少也能增加一点收入不是,怎能不让人高兴?

因此,第二天出海的兴致都更高了。

特别是那些小木船,半上午的时候就先回来了一趟,把渔获卖给了冯家发。

码头上不止冯家发一个二道贩子,还有另外两家。

一般来说,每个渔民的货都是固定卖给一家。

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没开门,或者彼此之间产生了矛盾等等,否则轻易不会换。

但今天的情况变了。

有很多原本是卖给另两家的人,因为贪图方便,就把捕到的货一股脑的全卖给了冯家发。

这是冯家发所不曾预料到的。

这意外的惊喜,让他一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另两家收购点就有些不乐意了。

以前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和气生财,各收各的。

可今日,眼见着自家收的货寥寥无几,而对面店里却是满满当当,自然也就忍不住打听冯家发收杂鱼是用来干什么。

乡下地方哪有什么秘密可言,大家闲下来就喜欢凑热闹,听八卦。

更何况冯家发也没有刻意隐瞒。

他趁空闲的功夫,去了一趟冯晔家,叫上叶青灵她们,一起拉了一板车的杂鱼去新房子那里。

因此,仅仅一个上午,全村人都知道了,真正收杂鱼的是冯晔他们。

这两家收购点的老板自然而然的就找上叶青灵,说也想收杂鱼卖给她。

更有刚归来的渔民,得到消息后就提着杂鱼找上门了……

这让叶青灵头疼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