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通天桥上阴谋阳谋

圣域春秋 苏打水SUV 1927 字 5个月前

“末将明白。末将必当严令下属恪守楚王军令。一切以西楚大局为重!”燕十一躬身入列。而处在人群中的诸葛星云看着这一对君臣,则是露出一个深意的笑容。

圣都兵部,姬兀傲和兵部尚书牟汉池商量着什么。炽焰军团带回来了郑王,使得圣都中的各位大臣们都知道有大事即将发生。牟汉池是一个儒将,早年曾在姜尚麾下任斥候。后来又调到姬兀傲麾下做骑兵主帅,凭借早年的军功,进入内庭之后官运亨通。没几年就从兵部侍郎的位子上荣升为兵部主事。而且一坐就是十年。如今七十出头的牟汉池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俊朗的外貌了。须发皆白的牟汉池一直被群臣看做姬兀傲的传声筒。虽然坐着兵部尚书的位子,但谁不知道兵部正真说话管用的是执掌大元帅印的姬兀傲。牟汉池和吏部尚书钟离骏被誉为大周朝堂上的难兄难弟。一个头上有姬兀傲,一个头上有李非。别看位子挺高,坐着也挺稳,但是啊挺憋屈的。

别人的议论归议论,牟汉池对此从不在意。他做臣子就尽责,做主帅就尽心。姬兀傲将出兵郑国的谋划和牟汉池说明白了,牟汉池也就懂了姬兀傲后续想干嘛。多年出生入死的经历,造就这两人难得的默契。

“延河和岩山十六郡已经被赵国占领,西楚毫无出兵的意图。”牟汉池念着手中刚拿到的密报念给姬兀傲听。手指在正身前的沙盘上缓缓移动的姬兀傲听完,然后手指落在沙盘中的延河上。姬兀傲本以为赵国出兵之后西楚也会立即出兵的,然而,现在的事情出乎姬兀傲的预料。赵国虽然如同意料中一样,立即派兵抢占延河和岩山十六郡,但是西楚方面却没有一丝行动的的意思。西楚的举动,透露着诡异。

“通天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楚居然会放任赵国占领通天桥?”牟汉池虽然久疏战阵,但军略见识丝毫没有退步。反而越老越精深。正应了那句老话,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们还是小看了西楚,西楚有诸葛星云这个当今五杰之首和十三名将之中的血儒将燕十一的存在,西楚不可小觑。只怕这二人已经有方法对付我们的计谋了,否则按照楚王项燕的秉性,只怕这会通天桥上已经是大战频发了。”

“那接下来怎么办?继续煽风点火?”牟汉池不禁问到。

姬兀傲心念一转,心中已有主意。

“岩山十六郡那里我们不必再做文章,让其自然发展。密令暗夜修罗潜入西楚。我怀疑西楚可能有手段摆脱对通天桥的依赖。此时不得不防。如若西楚没有其他手段,通天桥上迟早会有大战爆发。还有,让炽焰军团南下,配合之前那十二万大军,将南蛮北上关隘尽数封堵。我要让卧龙生这条龙困死在十万大山的密林中!”

牟汉池想了下,本来想说的话最后还是收了回来。他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但具体的他又说不出。牟汉池心中隐约有些不安。这种不安他不清楚源自西楚还是南蛮。

太学大考本是三月最受人瞩目的事件。然而卧龙生入南蛮,郑国灭国相继抢了大考的风头。如果不是今年大考参加的青年俊彦极为出色,大考本身又发生了巨大变动,当朝太子、齐王姜尚还有文圣白子宁偕同六部尚书一同阅卷,使得此番大考的规格分外隆重,若不是如此,只怕大考定然会被风-波不断的三月掩盖在波涛之下。

这边太学内正在紧张有序的阅卷。以待三天后张榜为太学取士。三万多名考生的答卷尽数存放在木箱子里。这些木箱子被抬到太学中,一张张答卷上面的姓名皆被封住,根据考卷上题目的内容,相应由专人给该段试题评分。唯有像六部尚书或者白子宁姜尚这样的,方才能够对整张答卷评分。至于挂了个主考官名字的太子殿下,除了开考的时候在圣都子民以及莘莘学子面前露了个面,接下来的他都待在皇宫中,接受李非和姬兀傲的指导,学习如何监国理政。

圣都因为接二连三的变故,使得圣都内的百姓都觉得有些压抑。大街上的买卖人做起生意来,也没有往日高声吆喝气冲霄汉的劲儿。一个个捏着嗓子一般,有气无力的吆喝着。结束了大考,公孙玄和元昊他们纠集了苏家兄弟,曹家兄弟、王青之、裴谞、洛阳董重商、尹川徐梦夫、灞上皇甫从容等,偕同苏小小、李千儿、薛晴烟、斜月楼花魁杜婉娘、圣都名妓云烟儿等畅游圣都。这些人中,除了公孙玄和元昊二人才名不显外,苏曹裴王且不说,董重商是大汉儒家年轻一辈的翘楚,和裴谞私交深厚。尹川徐梦夫乃是东越人,祖籍西秦,为人既有西秦之地粗犷豪迈的性格,又有东越之地的人特有的细腻心思。因此他的文章被誉为刀斧在外,暗箭在心,岿然大度,不流于形。皇甫从容相较其余二人,无论文名还是才气都逊色一筹。不过与他关系最为亲密的曹子木却认为一行人中,唯有皇甫从容心中沟壑纵横,可藏甲兵十万。原来皇甫从容乃师从兵家,至于师承何人,皇甫从容一直不愿说。大家也就不强人所难。才子相会自然有佳人相随。苏小小等三人自然不用说,杜婉娘、云烟儿等十余人却都是听得风声,自愿为一众才子抚琴鼓瑟。其心中未必没有一结琴瑟之好的意图。只是这种意图终究只能算是有心向月,徒然流水。

且不说公孙玄又苏小小终日为伴,苏蕴早与薛晴烟有婚约。元昊本是潇洒之人,但如今李千儿牛皮糖一般的粘着他,让元昊的态度一变再变,语气一软再软。李千儿距离突破元昊防线之日亦不远矣。这时候李千儿是绝对不会给杜婉娘等莺莺燕燕一丝机会。剩下的苏半翁就不说了,曹氏兄弟家教严格,裴王皆是千年世家子弟,对于杜婉娘等人的出身倒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只是杜婉娘她们无论是人品或是才艺,都不能打动裴王他们的心。而且董重商立有宏愿,徐梦夫有贼心没贼胆,皇甫从容看似最多情,然而阅人无数的杜婉娘和云烟儿,一眼就看出皇甫从容才是那真无情之人。琴瑟之好虽不能结,但是这么多青年俊杰汇于一地。她们这些靠色艺娱人的风尘女子,若不能求缘便只能求名了。经过这些才子名气的润泽,她们的身价也会悄然上涨些许。风月之地追腥逐臭的那些人,更乐于追逐那些侍奉过一些大人物和才名显赫之人,自身也有些虚名的清倌人或者花魁。说到底图的就是一个面子上好看。花花轿子众人抬,大家彼此彼此。而且,对于她们这些风尘女子而言,有了名气也能让她们多赚点钱财,这样也好早日脱离风月场所。趁着年华未老,许个人家,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这样也挺好。要不让等老年老色衰,五陵年少不屑一顾,老鸨龟奴待之如鸡鸭,何苦来哉!

江湖图的是一个酣畅淋漓,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拿最快的刀,杀最强的人。文坛呢,虽然没有这么多就讲究,但也有大儒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并且让许多读书人视为自我鞭策的至理名言。无论江湖也好,文坛也好,都有股子豪迈之气。二者到了极致,都是殊途同归。武到巅峰文方显,文道极致武云颠。

公孙玄等人喝酒、吃肉、高谈阔论。文武之道在他们口中异彩纷呈。他们每一个人文不算极致,武不到巅峰。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议论文武,憧憬文武之极致。甚至连不懂武道的杜婉娘等,都能不时接上几句话。为何?大道无形,大音希音。既生于天地又可承载天地。

放榜之日尚早,他们一行人终日游荡,看似不务正业,但是他们每次去的地方都很明确。都是古地。他们前往的目的也很明确,都是访古。

这次他们出现在八百年前商周定鼎之战的故址——逐鹿之野上。据说,当年两百万商周大军就是在这里一决高下确定圣域之主的。

如今的逐鹿之野除了遍地荒草外,再无其他。八百多年的风霜洗礼,让这片昔日圣域赫赫有名的战场,变为一片荒芜。曹不一和曹子木曾多次到此地凭吊逐鹿古战场。对此地非常熟悉。他带着一行人在没人高的蒿草中左右穿行,过了大约半柱香时间,曹不一把一行人带到一处高丘上。

“这里据说是武皇当年军帐所在。从这里可以一览整个逐鹿之野。”曹不一对于逐鹿之野发生的那场大战深有研究。因此他和大家席地而坐,信手拈来的给大家讲述当年大战详情。

“据史书记载,大周当年虽然一直打到了大商都城之下,但大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而且逐鹿之战在兵力上,大商一百三十万大军几乎是大周七十万大军的一倍。而且战事开启之时,大周处于被动防御之态。战事一度向大周不利的方向发展。直到大周初代武王姬宜臼......”曹不一滔滔不绝的给众人讲述当年姬宜臼大战大商太师、太傅还有大元帅时的风采。大家都听得分外认真。只有曹子木和公孙玄二人神态与他们不一样。曹子木是听自己的大哥讲了太多遍姬宜臼的事迹,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说是倒背如流都不为过。而公孙玄则不一样,他从进入逐鹿之野古战场开始,耳边就似乎不断的回响着厮杀之声。而且他总觉得这个地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曹不一带着大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不断强烈。直到到了这里,公孙玄耳中的厮杀声不见了。他不自觉的望着云端之上。在那里似乎有无数刀意剑气纵横。

“这里,是哪......”

这里是逐鹿之野,但公孙玄似乎从另一个朝代走来的人,他居然傻傻的问自己这里是哪。

公孙玄整个人处于一种玄妙的状态。他能听清楚曹不一说的每一个字。但是他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随着曹不一口中一个个人名传到公孙玄的耳中,公孙玄的心头好像堵着一块巨石。

姬宜臼、殷虹、拂袖、长渊、姬苍......这一个个名字不知道为何他格外的熟悉。然后他抬头望天而去,猛然间他发现天上突然降下一道长达百丈的巨大长刀。看到这把长刀,公孙玄下意识的喊道:“大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