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时放下刀子,缓缓的和我说‘现在你们不肯和我全力博弈,是因为你们都已经有了效力的对象,一个个身居高位,身负重责。而我不过一介白衣,既然这样,我卧龙生便站到和你们同样的高度再和你们较量一番。’说完,他将刀子对准自己左手小拇指。用刀子一片一片的将小拇指上的肉削了下来。当时他的脸色毫无变化。他告诉我,三年,最多三年他便能够站在和我同样的高度,而且他也有能力让我们四人要全力以赴的和他较量一番。然后他就离开了。现在很明显,他已经做到了。大王,也许你们不信,我李靖一从小到大没后悔过任何事情,但是在卧龙生离开的那一瞬间,我后悔了,当时我应该让他长眠在天柱山上的!只是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啊。这卧龙生胜负心太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这四人中,唯有这卧龙生是最难缠的。因为此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他眼前的一切,不过是他主导的一场棋局罢了。他不贪财,不好色,不贪恋权势,这样的人最让人头疼。只要胜负未分,他便会一直斗下去。”
李傕英他们都听得呆住了,世间居然有人能对自己下如此重手,生生将自己的小拇指一片片削下来。这可比一刀砍下来痛苦多了。程开山也是真的信了,卧龙生没有自刎不是怂了。自己削自己的小拇指都面不改色,这样的人会害怕给自己一刀嘛。而且他们也认识到,这卧龙生的确如同李靖一所言的一样,是当前这场乱局中的一个巨大的隐患。从目前得到的消息,卧龙生进入十万大山后,根本就是泥牛入海无迹可寻。真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以后圣域的腥风血雨不会少了。
“本王不明白,既然卧龙生希望和你们一决高下,那么他不应该找一个实力雄厚的藩王或者势力嘛。那为何卧龙生要选择那混沌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啊?”李傕英的语气有一丝惋惜。他求贤若渴。作为一个藩王他和项燕有着一样的野心,唯一和项燕不同的是,他懂得隐忍,懂得藏拙。东唐兵力之盛位居东各藩之首。但东唐始终将自己全部的实力隐藏着。外人看到的只是东唐的表象。商贸繁荣,财力惊人,有一支不俗的大军。仅凭这三-点,东唐就已经称霸东南了。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东唐就会猝起对大周发难。
如今李傕英手下文有李靖一领衔风沐云、季听之、寻安、南宫依依,为他出谋划策。武有十三名将中的猛将军程开山、定将军尉迟二人领衔,手下还有甲绍元、乾青、拓跋珪玖、端木凌等一众虎将。不过李傕英雄心勃勃,兵不厌多、将不厌广、谋不厌盛。一个李靖一就让东唐十年内的发展胜过之前五十多年的积淀,如果再能招徕到同为五杰之一且排名还在李靖一之上的卧龙生,那么东唐的班底绝对冠绝诸藩。可如今卧龙生居然只身前往十万大山那种不毛之地,如何不让李傕英感觉痛惜啊。
李靖一明白李傕英的心思。当年李靖一之所以效力于李傕英,就是看中李傕英求贤若渴、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胸襟气度。如果李傕英得知卧龙生去了十万大山,心中没有觉得惋惜、痛惜,李靖一才会觉得奇怪。
“唐王,只怕您这辈子都得不到卧龙生的效忠啊!”
“靖一这是为何?”
“原因有三,其一靖一在这,卧龙生不会与靖一或者任何五杰做同殿之臣;其二,卧龙生心比天高,他不屑于依附强权,一心以自身之能力翻云覆雨;第三,对于卧龙生而言,圣域中没有任何人可做他的主公。他做谋臣,不过是向我们几个下战书的一种手段。兴许达成目的之后,他就孑然一身的离开。对卧龙生而言,圣域不过是他下子的棋盘。任何人都不过他手中的棋子。如此孤傲自负桀骜不驯的人,唐王,任何人都绝不可能将其收入麾下的。”
听了李靖一的话,李傕英口中反复的念叨着李靖一说的一句话。
“圣域不过是他下子的棋盘。任何人都不过他手中的棋子......能有如此气概的人,本王相信此人绝不是甘居人下的人。十万大山就是他选中的地方嘛。那么本王很想看看,他如何翻云覆雨制造圣域风云!”
与此同时,姬兀傲接到卧龙生入南蛮的消息之后,暗中调集三路大军,共计十二万人,镇守在南蛮北上的三处关隘之外一百里附近。随时策应这些关隘。
西楚诸葛星云手中拿着密报,嘴角笑意盈盈。
“卧龙生,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真正一较高下了。经天纬地之术算什么,不过这片天地中的小术罢了。唯有这圣域主宰才是天道气运之所在。盗得周天气运,方显我辈真本事啊!”
天下五杰中,诸葛星云执掌西楚朝政,李耀手握北齐兵马大权,一直在圣域游荡的卧龙生也在春意渐苏的时候,到了十万大山。李靖一在东唐也成为李傕英麾下谋士之首,李傕英近乎盲目听信他的计谋。而五杰之末的商仲则黯然神伤。
魏国相府,左相商仲坐在窗前独饮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