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犹怜草木青(8)【捉虫】

继室 枝呦九 2046 字 9个月前

孙三娘听闻自己要嫁给一个鳏夫的时候,只觉得是个笑话,她骂天骂地,不惜用世上最难听的话来评价这桩婚事。

后来坐上花轿嫁到京都,她又开始害怕。

她从没有离家这般远过,她发现在这里没人能够像爹娘那般宠爱她。

她一边跟父母闹别扭,一边惶恐不安。她想要立即逃离这个地方,可又没处可以去。

她只好整日甩脸色给勋国公看。

这般过了一年,她面上原谅父母了。她写信回去说,“你们要护着我啊,这里的人都欺负我。”

可天高地远的,即便是孙家来了信,勋国公老夫人还是欺负她,继子继女也合起来孤立她,唯独勋国公顺着她,于是不过一年,她即便是看不惯勋国公,却开始渐渐依赖他。

再过了一年,孙三娘看见他还有了笑脸,更会利用他对她的“宠爱”去还击。

她笨拙的以为自己又可以无法无天了。即便这无法无天不如在丹阳的时候畅快。

她甚至还做了羹汤给勋国公,只为了让他去训斥那些嚣张的继子。

那时候她最喜欢听身边的奴仆跟她说以往的事情。婆子会道:“夫人当年是多么的厉害,您一出门,那些商户便欢喜得跟什么似的,直说您是散财童女呢。”

“您可是丹阳贵女,多少人想娶您都娶不着,勋国公真是好福气。”

孙三娘便会满足得很。

她觉得这是她的底气。但慢慢的,娘家也不是她的底气了,她的底气是生个孩子。

她开始希望勋国公多到她房里来。彼时勋国公府还是有好几个妾室的,她就闹,那个脾气闹起来,勋国公直气得跺脚扶墙要晕倒。但实在是喜爱她这副容颜和身份,于是妥协了,把那几个妾室都送了出去。

勋国公老夫人在家里痛骂了三天狐狸精,孙三娘便日日去请安,像打了胜仗一般。

——所以她细细追寻自己为什么会那般跟着众人一块期望珑珑是个男童时,发现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她曾经在失去珑珑的岁月里将自己翻来覆去的审视,她得出了一些可以为自己开罪的“证据”,证明自己是被逼的,是被影响了。

但是后来又决然放弃。

她不再为自己洗冤,她只希望在爹娘来接她的时候告诉他们自己知道错了。

就好像小时候她做了错事,爹娘便会将她放在案桌前抄书,但只要她想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便可以不用再受罚。

可是如今爹娘来了,她却不愿意对他们说了。阿娘抱着她哭,她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她就静静的坐在那里,道:“是三娘不孝,爹娘这个年纪了,还为我奔波。”

爹娘老了。

如今是哥哥管家。哥哥将她的信藏了起来,但是爹娘却不敢告诉她,只说,“江南有水灾,信在路上出了差错,迟了些,我们收到信就往京都来了。”

孙三娘没有计较,没有去戳穿这个谎

言,她只是告诉他们,“没事的,我已经分家了。”刕鹤春脸色一僵,“你怎么知道?”

折绾:“瞧你这高兴的样子。”

刕鹤春确实很畅快。他跟三弟确实关系不好,母亲让他写信去说和他还不愿意。但还是不好拂了母亲的好意,于是忍着气下笔去写,谁知道越写心里越顺畅。

他在信里面指出三弟的不对:三弟妹日夜操劳养育孩子,你如今说要走就要走,想过母女分离之痛么?又想过两个孩子离开母亲之后,母亲有多难受么?

母亲已经哭了数次了,都是因着你不肯低头。父亲也对你颇有微词,你也该多写信回来给他。

他泼墨挥笔,洋洋洒洒,越写越有精神,共写了一上午的信——一个信封是装不下的,足足用了三个信封才装下去。

他如今修闭口禅,这些话不能对外说,对父亲说显得他不稳重,对母亲说他也不愿意,只能对折绾吐露吐露。

他道:“你长姐也不喜欢三弟。”

折绾本是不愿意听的,但他开口就说长姐,折绾不得不停下来听一听。

刕鹤春便来了兴致,道:“他和我别苗头,对你长姐就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