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将军进言道。
荣留王此时心生惧意。
出兵时雄心勃勃,以为能占到便宜。
焦急呀!
高建武真心急了!
哼!
“一群胆小鬼。唐帝军有何可怕的,咱们发动战争令,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二十万兵马。
唐帝军来攻好了,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名将军强硬的道。
“大王,既然咱们判断出长安兵力空虚,幽州旁边的增援一下子赶不到。
那说明,唐帝军的增援部队不会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灭利凯瑞手下十多万兵马,
咱们要立刻派出兵马增援。最好派出铁骑,那样七天时间能赶到战场。
咱们不能不救下那十万兵马,那可是国之根基。”
又一名将军建议道。
吵翻天!
高句骊王宫中吵了一整天,文官要求平息唐帝国怒火,以和平为主。
武官则一味强势,坚决抵抗唐帝军。
高建武头大,一下子,拿不定主意。
这一拖延就是一整天时间。
荣留王进内宫后,又想了一晚上才作出决定。
通知长安城中的人,马上向唐帝国皇帝求情,并对唐帝国朝臣进行大范围的行贿,让李二的手下臣子帮高句骊人讲情。
同时,派出使臣团,到长安城中向李二请罪。
最后是派出五万高句骊铁骑,增援利凯瑞的十万兵马,希望能救回来。
……
杜荷呢?
带上幽州一万兵马,加上旗下5000步骑,缓慢向决战之地而去。
一路上行军不快,好让冀州步兵追上来。
另一方面,从幽州抽调出来的一万步兵,需要时间训练。
毕竟,郡兵最多能充当一下后勤兵、守城兵,正面作战方面真的弱。
不经强化训练,到时候死伤惨重。
杜荷可不会干那种亏本买卖。
以最小伤亡,取得最大战果,才是杜荷作战的目的。
上次与吐蕃铁骑作战,如果在兵力上再多一点的话,伤亡不会那么大。
几天后,杜荷率步骑到了战场,与典韦、薛礼二人的铁骑会合。
“少爷,辽西城保住了。”
典韦道。
“老典,干得不错!”
“见过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