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起来,朱达昌便带着棍子一起来到柳巷。</p>
等朱达昌来到那处院子时,昨日的那位老者和伙计,已经是打点好了行囊。</p>
看朱达昌走了进来,那位老者便很热情的和朱达昌寒暄起来。</p>
此时的朱达昌才发现,院子里的落叶已经全部不见。</p>
除了老先生本来不让扫的落叶已经不见,就连此时此刻的老先生,也是换上了一脸的喜色模样。</p>
昨日朱达昌看到的那些迟暮和留恋,在今日的老先生脸上已经全部消失不见。</p>
“达昌啊,早点吃过没有?”</p>
“老先生,我们都已经吃过了,老先生这一身行色的样子,是要今日就直接启程回乡吗?”</p>
“对嘞,跟达昌小弟你把卖房子的契约签过之后,我和我的小伙计就要会南方老家了。”</p>
“老先生,其实卖房子和住着完全是两码事,即便这处房子被达昌买了去,可老先生还是可以一直住下去。”</p>
听到朱达昌如此说,老先生只是微笑的摇了摇头。</p>
这时候的老先生,跟伙计摆了摆手之后,那伙计就在石桌上铺了一张已经写好的契约,契约的内容简洁明了,朱达昌只是大概的看过一遍,脑海里也就一下子清清楚楚。</p>
老先生的这处院子要价两千两,不过在那张已经写好的契约上面,老先生并没有把价格写上去。</p>
“达昌,我老了,也不愿意把买卖做的太死,这处院子我要价两千两,不过达昌小弟你是可以还价的。”</p>
老先生的实诚话语,听得朱达昌都难受。</p>
此时的朱达昌为什么会难受,其实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p>
老先生都如此实在了,朱达昌就更不好砍价了,直接把两千两的银子让棍子递给老先生以后,老先生也就把自己的名讳签了下去。</p>
一桩几千两银子的买卖,仅仅也只用了一炷香的时辰,便是做到了一切妥当。</p>
当朱达昌把契约拿到手里时,那老先生已经是把行囊背了起来。</p>
老先生昨日的落寞和今日的洒脱,实在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看着老先生准备要离开的背影,朱达昌突然觉得十分的伤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