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师从友的一些官家同僚,一下子拿走两提以上礼盒的,却又是大有人在。
马静蓉提前备好的牛肉,已经是全部都售罄或送完,剩下没有领过牛肉礼盒的宾客,六子也差人都记录好。
只要是给师从友或朱达昌上过礼的宾客,每个人的情况六子已经都记录在册。
对于六子的工作表现,朱达昌十分的满意。
不管宾客出于什么目的照顾朱达昌的买卖,只要有买卖可以做,对朱达昌来说就是目的的达成。
这时候的朱达昌突然想到,西口的生牛路还是要快点顺畅,虽然京城这边的生牛有师从友罩着,可是这一定不会是长久之计。
何况在京城这边的生牛价格,实在是比口外的生牛要贵的多。
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西口生牛之路的通畅,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王道。
安排六子要做到后续跟踪之后,朱达昌便离开了铺子。
离开铺子以后,朱达昌又回到了后院。
铺子里的买卖既然已经超预期的达成目标,那么现在朱达昌最关心的事情,便是伺候好自己的财神爷师从友。
虽然师从友的官阶不高,可是县官不如现管,此时的朱达昌,更是直观的看到了师从友的价值。
要怎么一劳永逸的伺候好师从友呢?
作为一个男人的朱达昌,此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给师从友安排一桩亲事。
上到历代王朝,除了大明朝之外,哪怕是出现了千古一帝的很多牛叉朝代,和亲政策也都是一项近似于国策的双赢联姻的和平手段,这种手段用在买卖上,朱达昌觉得一定也很不错。
不过,还是年纪轻轻的朱达昌,对于给人说亲这种事情,却还是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用。
想来想去的朱达昌,最后却是想到了雷香君。
其实朱达昌对雷香君是有想法的,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朱达昌却又选择了利益最大化。
于是,已经想好一切的朱达昌,便拿着酒肉的找师从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