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以儆效尤

城墙里的大宅门 胤镜 2274 字 9个月前

又是来到县衙门前的朱达昌,在请求衙前衙役往里边通报一声时,一切倒是特别的顺利。

尤其是看着像是个小头目的那个衙役,看朱达昌前来求见知县大人,跟朱达昌说话的恭敬程度,估计已经是按照面见知县时的标准来走的。

亲自进去通报的那个衙役,也只是过了片刻的工夫,朱达昌便看见身着一身崭新七品官衣的阿克敦,已经是急急从后衙向县衙大门处走来。

“达昌,达昌,你这是怎么回事?”

刚刚见到朱达昌的阿克敦,便是跟朱达昌搞出这么一句话来,搞得此时的朱达昌,一时还真不知道此为何意。

看着朱达昌那一脸的为难之色,那阿克敦便一边请朱达昌到后衙说话,一边又是解释了一番的说:“哦,本官的意思是说达昌此时不是应该在口外吗?”

听到那阿克敦的所言,并没有实话实说的朱达昌,便是把雷东家出事的情况,当做他自己临时赶回来的理由。

觉得还是有点不妥的朱达昌,便又跟阿克敦说:“大人,家里是家里的事,西口贩牛的活计还在继续的进行着,请大人不必担心此事。”

对于朱达昌的回应,阿克敦看着很是满意。

来到后衙分主次坐定后,朱达昌便是单刀直入的将来意挑明。

看朱达昌如此急迫,阿克敦便也没有啰嗦的说:“达昌,雷东家不必再救,即便是去救他也毫无意义,再过数日,刑部批复斩立决的文书便会送来古陶,此时亡羊补牢,一切为时已晚矣。”

听阿克敦的回答如此决绝,此时的朱达昌却还是尽力的周旋。

可不管朱达昌怎么说,阿克敦都是否定之词或直接摇头。

等朱达昌说到极致时,阿克敦直接便对朱达昌说:“达昌,有些话实在是不好说,本官只能说一切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如若不然,你朱达昌一样是逃不过责罚,达昌啊,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此时的朱达昌,还确实是还不明白。

接下来的朱达昌,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给雷东家说好话,可是说来说去的朱达昌,不仅是没有把阿克敦说服,而且是把阿克敦给激怒了。

只见本来是和朱达昌客客气气的阿克敦,突然就站立起来的对朱达昌说:“如今我大清之天下,不仅是古陶一地农户失耕。

此事已经是影响到了天下的太平,如若像雷东家此种人都不杀之,何以让天下人以儆效尤。

达昌啊,本官就跟你直说了吧,那雷东家必须死,谁也救不了他,他不死,天下耕牛将无安宁之日。

无田间耕种之牛,我大清便无充足粮仓,我大清无充足粮仓,朝廷何以还得天下人太平。

这一切的一切,你朱达昌能承担得起吗?达昌啊,回去好好的信守你的诺言,把古陶耕牛困窘之事办好,才不枉朝廷对你手下留情。”

说到这里的阿克敦,便是一句话也没再说。

看着此时的阿克敦只是盯着自己而不吭不哈,此时的朱达昌便知道自己已经是应该走了。

搭救雷东家的心情,朱达昌自然是十分急迫的,可再怎么急迫,朱达昌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阿克敦所说既然是朝廷的意思,此时的朱达昌便觉自己已经是无能为力。

此时的朱达昌,和那阿克敦辞别后,便是心事重重的向门外走去。

走到后衙门口的朱达昌,心里的一股子难过便是涌上心头。

在朱达昌最难的时候,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的雷东家,都是给了朱达昌希望的那个人,如今身在死牢的雷东家,如果朱达昌不能做到再看他一眼,估计以后的朱达昌,都会一直内疚下去的。

于是,走到后衙门口突然停住脚步的朱达昌,便是一个转身的跪倒在阿克敦的面前。

“达昌,你这是为何,本官已经说的如此清楚,谁都救不了那雷东家,他该不该死都要死,他的死不仅会很快,还会将他的罪过昭告天下,达昌…”

“阿克敦大人,达昌此跪不是求大人放过雷东家,达昌此跪,是求大人让达昌见见雷东家,毕竟...”

说到这里的朱达昌,哽咽了。

在这种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都避免不了为朱达昌的此举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