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矿物探查眼镜

废土仲裁 渔本渔 2235 字 2024-05-21

第三十九章矿物探查眼镜

李冰将车子停在了一处仓库门口,下了车秦历发现这个所谓的仓库修的跟一处军事要塞一样。

四五米高的院墙上面不光拉上了铁丝网,还装上了不少碎玻璃,厚重的大铁门足有四五米宽。

拿着对讲机李冰说了两句,没多大一会大铁门旁的一处小门就开了,里面出来一个精壮的汉子将秦历一行人引了进去。

“小于,七叔的朋友,来挑毛料,招待好了。”李冰对那精壮汉子说道,随后转过身对秦历和李彤彤说道:“小姐,秦先生,有什么需要招呼小于就行了,我去盘点毛料,招待不周了。”

“辛苦了五哥。”秦历客气的说道。

“秦老板,您好,你有什么需要跟我说就行了,咱们李记不管是全赌的毛料还是半赌的毛料全都有。”小于迎上去说道,态度很热情。

小于是老人了,他不认识李彤彤,但是他知道每年能够来库房选原料的人不出一只手的数量,换句话说能来这里的人都是贵客。

李记可不光是一个卖毛料的玉石商,李记和李记的背后几乎控制着国内三分之一的翡翠毛料市场。

李记发迹于缅甸,是最早开始从事翡翠交易的华商,而且李记不光是翡翠毛料商同时在翡翠一路高涨的路上李记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和钻石一样翡翠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也是炒起来的。

钻石的高价在于营销的成功和大公司的垄断,将爱情和钻石联系在了一起让钻石有了广泛的市场,而几大公司控制了钻石的评级和定价让钻石成为了最贵重的珠宝之一。

对比钻石行业的势力分明翡翠行业就像一座笼罩在水面下的冰山一样,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翡翠的特殊性。

翡翠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而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知道地球可没有红河星的黑科技,翡翠的产地在全球分布不算广,而95%的高档翡翠几乎都出自缅甸。

而缅甸随着长时间、大规模的开采,缅甸已极少有新的场口,这个问题从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初现端倪了。

缅甸的原料市场早已固化,哪个翡翠矿归属哪个势力都已经明了,李记和其背后的势力在缅甸属于翡翠大亨,但是做能源的最怕的就是能源枯竭,对比一些资源大亨就能够看出这些能源商人心中的不安。

商人逐利,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提高价格才能保证最大的利润。

国内是翡翠最大的消耗市场,国人自古就有玉的文化,古代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翡翠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在经济支撑和文化熏陶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掏钱买翡翠。而李记和一些华裔翡翠商则是巧妙的和国内的一些炒家联手将翡翠的价格逐年拉高。

钻石行业的扛把子是戴比尔斯公司,全球大部分钻石分类、评级、估值及销售工作都归这家公司负责,而且这家公司自己还挖钻石,巅峰时期戴比尔斯公司甚至控制了全球90%的钻石市场份额。

而李记就是翡翠行业的戴比尔斯公司,但是李记干的活没那么负责,李记主要的工作就是挖、卖、炒。

所以能够来到李记库房选原料的绝对是小于得罪不起的人物,要知道翡翠生意只是李记整个盘子里的一部分,勉强能够称为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秦历并不清楚,如果清楚这些秦历对于李彤彤的评价一定要再上升几个档次了,这不是富家女是商业帝国的小公主啊。

虽然不清楚这些,但是小于的热情秦历是能够感觉到的。

随着小于又走了两步,秦历才发现整个仓库的戒备森严。

门口处有一个监控室,里面好几名保安证目不转睛的盯着监控器,仓库中心地段还有一个七八米高的岗楼,岗楼也有一名保安。

仓库区域内更是有不少人员,还养了七八条大狗,这些狗都是大型护院犬见到人也不叫,而是盯着秦历等人看个不停,秦历知道这些都是看家护院的好狗,因为不叫的狗最咬人。

“秦老板,你需要一些什么毛料,跟我说,我带您去。”在接待室里,小于从冰箱里拿出冷饮递给秦历和李彤彤。

“散料吧,我带的钱不多,买几块石头玩一玩。”秦历说道。

翡翠原料分为全赌、半赌和明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