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人才
所谓的交易市场实际上就是半奴隶市场。
在这里一旦被雇佣几乎就相当于签了卖身契了,毕竟现在这世道是没有人会愿意养闲人的。
如果没有灾变,眼前的人才市场应该算是一处极佳的景点。
这里原本是一处雕塑广场,显示着各种人文艺术的石雕在这里比比皆是,但是这美丽的景色都被一众骨瘦如柴的人类所破坏了。
人才市场有两种交易模式,一种是直接在贸易区官方那里交易,另一种是在自由人身上进行交易。
有些活不下去的人通常会选择在人才市场将自己卖掉,这一类人一般以带着小孩的家庭为主,毕竟一个人怎么样都好生存,但是小孩不一样。
贸易区官方的一些所谓人才就是以罪犯为主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罪不至死或者干脆就是各大势力的俘虏。
秦历没有选择贸易区官方进行交易,虽然那里可选择性更高。
秦历看重的就是这些拖家带口的自由人,有了家人就好控制。
秦历之所以要选择会计算机的人才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回地球做打算的,在地球除了倒卖玉石秦历选择的突破口就是软件,这一行应该算现阶段入门最低的了。
租一间写字楼,架设几台服务器,再招几个程序员几乎就是一件软件公司的构架。
当然了正规软件公司没有这么简陋,但是地球上一些一线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是这么起家的。
软件市场在现如今的地球就会已经处于一种被各方势力垄断的行情下了。
国内的头部bta,次一线的京东、360、小米等等,老牌的新浪、搜狐网易、这些崛起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掌握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命脉。
毫不夸张的说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互联网行业都有这些企业的身影。
国内在这些巨头崛起后的抬头的企业倒不是没有,但是没有这些巨头血统的几乎很少。
如果玩应用流秦历觉得自己会死的很惨,因为单纯的走应用软件流派自己很难杀出一条血路,而走技术流则不然,不管在什么时候技术才是核心。
国内走技术流的公司没有几家,鹅厂也好阿里也好这些互联网企业虽然挂着高科技企业但是实际上在技术上这些企业并没有过硬的技术。
阿里还好一些,最起码在云计算和区链技术上有些成绩至于鹅厂不提也罢。
但是在国内科技企业上短板还是不少的,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短板更是很多,甚至有一些技术还属于被国外掐着脖子的状态。
最简单的来说在现如今的科技前沿智能手机上国内的企业就受限制颇多,操作系统用的是国外的,各种技术用的是国外的。
倒是硬核理工男华为近些年动作不小,但是华为的优势是在通讯技术上,涉及到软件技术华为还没法和两大手机操作系统巨头相比。
在国内互联网群雄并起的年代是得用户者得天下,而到了如今是得技术者得天下。
从应用软件到终端再到网络,看得见的是表面上那些运营商在赚钱,看不见的则是那些背后的技术公司在赚钱。
这一块是很恐怖的,没有了技术的支持很多东西就像无根之水经不起任何风浪的。
秦历不懂企业经营,甚至不太懂互联网,但是他清楚想要在一众资本大鳄各路大佬的口中抢食吃那么就必须有自己硬核的东西,而且是让这些人离不开的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具体怎么研究秦历是一头雾水,对于软件硬件秦历不懂,一些互联网的知识也是自己在网上东拼西凑看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解决了技术问题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
要知道对比那些白手起家的互联网公司自己手中的牌太多,最起码一点自己不缺钱,互联网的前期就是一个烧钱的勾当,秦大胆最不怕烧钱了,因为秦历来钱太快。
对比贸易区官方的那些“人才”,自由市场的人才依旧没个人形,每个人都如行尸走肉一般躺在角落里,偶尔有人漏出购买意愿的时候就会被一群人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