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主意了!”我眼睛一亮,艾瑞克迅速把灯打开,“什么主意?”
“你还不记不记得,我今年跟师父回了一趟老家。”
艾瑞克摇摇头,“alier,太过于沉浸在伤痛里是不聪明的行为。”
“哎呀不是!”我跑过去把电影暂停,“我这次去,发现老家现在被重新改造,很多地方就连我都认不出来了。我在想,不止w市,现在全中国都在大力做城市建设,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有一个外出多年的人,回到老家以后不认识那个地方了呢?”
艾瑞克迅速接过话:“他肯定会去找他熟悉的记忆”
“对!他靠记忆去搜索的话,他看到的景象就会跟实际景象不一样!”
艾瑞克听完先是一喜,再又泄气的耷拉着脸:“你这个创意好是好,可跟年华老去有什么关系?总不能做十分钟的地震还原吧”
我手指挠着脖子,扭头一想,他说的也挺有道理。况且我也不能靠“地震”这个点吃一辈子,会被人质疑卖惨的。
不自觉的,我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考虑起一些外在因素。
“我想用十分钟里一个人的年华老去来比喻文化迁徙,如果……我把地点放在北京呢?”
艾瑞克斜眼看过来:“北京?”
“对,北京是承载着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我们把年代放在开放初期,那个时候新旧文化交替,一个带着旧社会根深蒂固思维所以没办法在新时代正常生活的人。”
“他的行为特征会和普通人形成巨大的反差”
bingo!我和艾瑞克两点碰撞,击掌欢呼。
“不过你们文化的东西我不懂,剧作上帮不了你”艾瑞克遗憾道。
我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没事儿,我明天去找我干爹,用他们旧大院做背景在合适不过了!”
带着我的创意和干爹的建议,我们俩搭上了去英国的飞机。干爹还带了一大堆干货和真空食品,刚下飞机,就看到了马一郎。
“爸!”马一郎在接机处冲我们挥手。
我推着行李走在干爹身后,听他们父子俩寒暄。说到一半,干爹像想起什么似的“你怎么不喊姐姐呢?”
马一郎这才不情不愿的向我走过来:“唐乙姐。”
我冲他笑笑,把那一堆吃的塞给他。
马一郎抱着这个大箱子身体不自觉往后倒,“哇!这么多?!”
干爹帮他扶了下箱子:“你妈妈怕你在这边吃不惯,特意给你装的。”
“我妈净爱瞎操心!我在这儿什么买不到啊,唐人街什么都有!”
“那买的能一样吗”
干爹揽着马一郎走在前面唠家常,马一郎已经比干爹高出不少,干爹今年也年近55,整个身体不自觉会往前缩一点。我看着他们一大一小的背影,有些感触。
如果我爸活到现在,估计也和马伯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