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幕后黑手

巡河诡事 园中葵 1158 字 10个月前

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

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

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

他们的母亲及舅舅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

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

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

她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

当证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

在外界总是有走婚即为一夜情的说法,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摩梭人是一个非常保守和淳朴的民族,走婚与我们的婚姻其实只有一纸之差。

走婚都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彼此了解相爱的基础上的。走婚绝非是一时的激情与冲动。在13岁成人礼后,摩梭人享有走婚的资格,但一般情况下即使有了心仪的对象,也要经过3年甚至更久的眉目传情和对歌环节后,才可正式走婚。

在某种意义上走婚是一种一生都恋爱浪漫的婚姻方式,虽没有一纸约束,但也关乎责任与爱情。

据我了解,真实的走婚习俗,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本质说,是种极具地域色彩的浪漫行为,只是后来被部分小说乱用,乱编,改变了其味道,变得暧昧甚至邪。

苗族人也有走婚活动?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中年男人朝吴宇辉笑了笑:“两位女士没法参加走婚月活动,这是寨规。”

小何摆了摆手:“不用!我们也没这兴趣!”

让人没想到的是,郝民圆似乎很有兴趣,问了一大堆寨子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