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巡河诡事 园中葵 2314 字 10个月前

本来看到孟老开口,大部分人都准备拿起笔,准备记录,可一听他要讲故事,十几双眼睛全都齐刷刷望向他。

话说五六百年前的元代,整个黄河流域被蒙古人占领,因为种族歧视以及国仇家恨等诸多原因,北方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蒙古人把人分成几等,其中汉人被称为“南人”,属于最低等的人,地位只比猪狗养牛高。

在这种氛围下,黄河一带出现了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自称“河神”,当然对付的都是达官贵族,还提出了劫富济贫的口号,深得当地汉人支持。

为首的是一个疯癫道士,据传说,这道士颇有几分道行,还懂不少道术,甚至有人说明朝的张三丰曾经拜他为师,学了一个月道法后,才创立的武当道教。

其他的“河神”也都多少会些道术。

久而久之,当地百姓兴起来一种“祭河神”的祭祀活动,刚开始大家心知肚明,所谓的祭祀河神,无非是个幌子,其实是歌颂和赞扬帮助他们的这些打家劫舍的“匪徒”。

谁曾想不可一世的大元朝不到一百年就被朱重八领'导的农民义军取代,江山重新由汉人当权,“河神”也受到了惨重的打压,他们的势力减弱了不少,只能以更隐蔽的形式存在于民间。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原本的祭河仪式更是发生了质变,组织祭祀仪式的由普通百姓变成了“河神”,祭河仪式也由光明真大,变得偷偷摸摸。

这时候的祭河仪式变得有些血腥和瘆人。

首先是必须用活人生祭,被用来生祭的人还得精挑细选,必须是纯阴之命的男人。

为了让这人的魂魄效忠于所谓的河神,在生祭之前,除了扒掉此人的皮外,还得用三样东西锁住他的魂魄。

一是一寸长的铁钉,俗称“镇魂钉”。

二是巴掌大小的铜镜,俗称“照魂镜”。

第三件就是画了咒的道符。

传说河神收到生祭之人的魂魄后,如果觉得满意,就会答应祭河人的请求,例如:归还其他淹死之人的魂魄。

据说有钱人家淹死了人后,如果可以找到“河神”,再花一笔重金,让他们弄一次祭河仪式,通过用“人祭”的方式,可以向黄河中真正的河神换取那人的魂魄。

孟老顿了一下后,具体讲了一事例。

说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某户地主家的事,姓谁名甚已经无法考证,他家儿子不小心溺水而亡,人已经放进了棺材里,准备入殓。

这时候地主的一个老仆人说,或许有办法能救活少爷,但得花费几千两银子。

地主家就这一个儿子,别说几千辆,就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辞啊!

后来老仆人真的找到和河神,当天买了个穷苦人家的男孩,趁着夜色偷着举行了祭河仪式。

附近的很多住户听到河边传来一阵阵奇怪的喊叫声,都觉得奇怪,但不知道发生了啥事。第二天附近的人们就看到满面春风的地主,领着他原本已经淹死的儿子散步……

孟老说到这里,我基本明白了他的意思。

“诸位,看到尸体和尸体旁边的几样东西后,我首先想到了这些……至于是不是封建迷信,老朽我也不好判断。”说完慢慢坐下后,竟然不再说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另外几个人也说了说自己的看法,但说得似乎都站不住脚。

案情分析会结束后,刘立伟把我和孟老叫到局长办公室。

“兄弟,事已至此,你得看开啊!”刘立伟给我递了根烟。

我摆了摆手,没接,轻声回道:“已经没事了……现在只想尽快破案,也算是了结一件心事,其实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这话说起来简单,其实真正放得下,谈何容易,毕竟他是我亲爸。

三个人分别坐下后,刘立伟再次开口:“有些话在会议桌上不方便说,我已经提前和孟老沟通过,他仔细看过死者——也就是你爸,那剥皮的手法很熟练,应该是传说中的祭河仪式中的生祭,因为考虑到社会影响,这案子还不能光明正大地查。”

“你的意思是?”

“暗查!一旦有确实证据,才能……”刘立伟话锋一转:“当然同时我们会从另外那八具尸体着手,也许会找到突破口。”

“暗查?怎么暗查?”我疑惑不解地问。

“你忘记那晚在黄河边,自己说过的话啦?”

“什么话?”

“十几年前,你亲眼目睹过……而且那人是你的大舅!”

我恍然大悟,点头道:“你不会想让我去东户村直接问大舅吧!我们都多少年没联系,他是否认识我还不一定呢!”

“我倒有个办法!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近十年内在那一带至少翻过十七八次船,当地百姓传言,河中有妖,可以再次冒充记者,去东户村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