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雨雾江南 风暴118 2004 字 9个月前

从此朱雨深决定,只要他能够,他就要感恩地去回报社会,帮助和他一样困窘的人。另外,他还将努力成为社会的一名可用之材,为社会的进步尽绵薄之力。但他觉得并不是每个受恩者都要像他这样做,人只要有一颗爱心就行了。因为人首先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社会同时也应该宽容那些受过恩,而暂且还在为生存挣扎着无法感恩的人。

每当朱雨深走在大街上,经过那些跪在路边的乞讨者身边时,他都会往他们面前的搪瓷缸里扔硬币。钱币与缸壁碰撞后发出“当”地一声响。朱雨深觉得,那仿佛是中世纪西方教会所说的赎罪银的响声。那声音一响,你的灵魂就可以进入天堂!

凡此种种。尽管有人说当今社会求救骗局多多,但朱雨深觉得只要你乐善好施,你就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也从“施”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欣慰与快感。这些都有益于他的身心成长。

在省城进修时,在跟导师的谈话中,他还得到了很多真知灼见。那是在教师进修学院时,朱雨深与教心理学的那个年轻的博士志趣相投,在校园里促膝长谈了好几次。那个博士长朱雨深几岁,当时已是副教授职称。他有感于朱雨深的才华,叹息如今社会芜杂、人心不古。

导师说,作为高知阶层,社会花巨资培养了他们。但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只知拼命地向社会索取,以创造个人的大幸福为终极目标。环视周围这些人,行为已堕落到不堪的地步!但博士认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只是现今的大氛围是抑善扬恶。他认为他自己以像及朱雨深这样的有志青年,应该肩负起悬壶济世的责任。让善心有所依托,让弱小有所屁护。

博士说,他最推崇的就是各类作品及影视剧中所出现的寺院的方丈。他们清心寡欲、心胸宽广,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以德报怨。在这个不知奉谁为圭臬的时代,不烦以其作为心中的偶像。他说:“朱雨深你具有文学情怀,你就要知道作家是佛,要具备宗教悲悯而去普渡众生……”

朱雨深受博士的感召,此后便内心无比坦荡地去做自己认为应当去做的事,即便后来背上了“呆子”的绰号。

朱雨深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装与发饰,拿出钱夹,再点了点,然后锁上了门。他准备先去镇上买个果篮,再去李婷婷家。他走到镇上时,已是人头攒动了。因为黄镇这地方有露水街的说法,买卖都需要赶早。朱雨深知道看病人也需要赶早,过了中午,就不便再去了。

走到镇上后,朱雨深看到了几个人造美女,大冷天还穿着裙子,腿裸露在外面。她们上身绷得很紧,有的上了年纪的妇女的上身也是如此。朱雨深觉得这个世界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每时每刻都有能把你搞得不得安心的东西。每当此时,男人的想法大多是,想通过他的花言巧语或魅力骗得美人归,然后实施一些实质性的举动。腻了时,也可以随时摒弃她。

殊不知,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当今社会,物欲横飞,人家考虑得较多的还是你的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你想都别想歪心思。如想揽一个哪怕是丑的入怀,你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说在花花世界中,尽管男性的眼光是不负责任的、迷乱的;女性的眼光却是审视的,挑剔的。因为历史遗留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等原因,造成了当今社会男女比例失调。本来未婚的男士就嫌多了,还有很多适龄的女性走上了李露露所走的那条路,并且回不了头,这就让情况变得更不好了。

朱雨深觉得,在古代物质匮乏的时候,女人嫁给有钱人做小,多半是为了活命。如果嫁给穷人,那将饭都没得吃,还遑论其他?现如今,时光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物产已极大丰富,国人基本上已不存在活命的问题。但这种逐富、给有钱人做小的事,反而变本加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