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三)

香妩 朝花晓夕拾 857 字 9个月前

“益州富商李家?嗤,这跟苏彦偷我刘家家传白玉笔筒有何干系?我说玉妩侄女啊,你这规矩的确该好好学学了,长辈间商讨要事,你一个晚辈不安份聆听,三番几次插话,传出去这闺誉可不好,将来……”

“谢刘二叔教诲,玉妩谨记,回京后一定好好向大姐二姐学规矩。

大姐素有京城第一才女美名,二姐是书画大师罗先生的关门弟子,两位的才情规矩都是一等一的好,刘二叔不用替玉妩担心将来。

再者,玉妩先前说过,事关长兄的名声前途,玉妩不敢不言。刘二叔久居宋城,对京城苏府的事恐不甚了解,益州富商李家正是我阿娘的娘家。”

刘喜知道苏世良娶了个商户之女,可苏夫人可没告诉他是益州首富!

他有些恼怒,气苏夫人托他办事,还刻意隐瞒苏彦的底细。

当今圣上注重财富,大兴商贸,大宋朝建立至今,商人的地位虽比前朝提高不少,但仕农工商的地位划分早深入世人骨髓,刘喜倒不是觉得一个益州首富能跟朝廷二品大员相比,他只是意外,又有些忌妒,苏世良娶的商户女居然有如此丰厚的身家。

同时,他心里也升起不好的预感。

苏玉妩看得出,刘喜在听到她外翁家的来历时,惊讶又意外,可她不打算给对方时间去缓和,继续说起白玉印章的来历。

“城南的暗香阁、馥春坊,城西的锦绣阁,都是李家的铺子,我三哥手持此印章,可调度李家所有店铺超百万的钱银。

刘二叔说三哥是因为看上了刘家的白玉笔筒,心生贪念。可据我所知,刘二叔家的白玉笔筒其实是前朝一玉石商人从西域带回,因质地下乘,雕工粗浅,多年未能寻到买主,后其有幸结识当时还是秀才的太祖爷,将之相赠,互为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