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假惺惺

始于1979 杨千意 1136 字 9个月前

洪培忠一番家乡话,让我倍感亲切的同时,也开始思索他为何要和我表演这番亲近。

我用家乡话问:“洪老有多久没回故乡啦?”

“哎呦,有几十年没回去老哦。”

我本是礼貌性问问,他这样回答,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想他这样的人,要回故乡,是真正的荣归故里啊!难道说他已经不再思恋故里,在他的心里,已经忘记那个穷山沟?

见我不说话,他笑笑,长叹一声,似有无穷无尽的话,却被淹没在无以言说的情绪中,又说道:“麦子,你是可以多回去看看的,别嫌弃故乡偏僻穷苦,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等回不了故乡时,就成了遗憾啊!谁能忘记故乡呢?”

中年人插话说道:“麦子,洪老是一刻也没忘记故乡的,每年的红薯、新米、瓜果等,故乡都还要送些来,洪老爱吃家乡的东西啊!这份故乡情,天涯海角也不可能忘记的。”

见他们说得这样真挚,我马上说道:“洪老愿意的话,我愿意陪洪老一起回故乡去看看,带姑姑一起去看看,姑姑在国外长大,不知道内地是什么样子呢。”

他和我之间隔着银河,非是我自卑,洪培忠那样的富贵尊荣,是时代造就的,无论我怎么奋斗,都不可能达到他的程度。

能从硝烟滚滚的战场活下来,比九死一生还要难,而且那不是一场战争,而是持续二十来年的硝烟弥漫,数以千万人浴血奋战在腥风血雨之中,无数人的尸骨消融在异乡的土地上。因贫穷饥饿而不得不离开故土的洪培忠是幸运的,他活下来了。尽管他现在享尽富贵荣华,我也觉得理所应当了,何况他已经如西山晚霞。

他竟然和我聊起老乡情,故乡情,这让我匪夷所思。难道是他老了,开始思归故里,可种种条件结合在一起,他又没法回到儿时就离开的故乡。看到我,洪培忠或许嗅到了一丝丝故乡的气息,从熟悉的乡音里,缅怀故乡情。

说到激动处,洪培忠让中年人和我交换电话号码,说要有空了,一起再聚一聚,一起聊聊故乡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