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鬼案子越来越邪门了!

回家后,林澄顾不上睡觉,拆下了肩头别着的执法记录仪,调出下山路上的监控录像。

她和秦烽都看见了那道黑影,两人一起看错的几率很小。

可惜的是,由于周围的光线太暗了,执法记录仪上什么影子也没拍到。

林澄不禁敲了敲桌面:“靠,大晚上的不睡觉,究竟是谁在山上装神弄鬼?!”

秦烽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野人”分明是在跟踪他们下山,而且“它”非常熟悉周围的环境。

电光石火间,他忽然想起了张会计的一句话来:“师妹,我记得张会计说,野人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点,是在两年前的夏天。”

下一秒,不用秦烽提醒,林澄恍然大悟,拍案而起:“这不就是黑水湖里五名死者的遇害时间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况且,王家庄距离黑水湖很近,再翻过几座山头,下方就是三原化工厂的旧址。

时间上的巧合,地点的巧合,“黑影”出现时机的巧合,这三件“巧合”加起来,分明就不是什劳子的巧合,而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于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在秦烽的脑海中演算起来,他一字一句道:“王解民失踪,黑水湖命案,王家附近的山上出现野人。这三件事,说不定都是指向同一件事。”

林澄点了点头,她闭上眼,按照这个推理,她在脑海中快速编织了一张逻辑链,将三件事串联起来,那么故事发展应该是这样的:

“那名野人,就是失踪的化工厂厨师王解民。他在两年前参与杀害了这五名人骡子,再和一伙犯罪分子将五具尸体抛进了黑水湖中。”

“他害怕自己杀人抛尸的事暴露,躲着警察不敢回家,所以上山当起了野人装神弄鬼……”

秦烽沉吟了一下,纠正她的一条说法:“可能王解民当野人躲得不是警察,而是其他什么人。比方说……其余的贩毒团伙成员。”

林澄愣了愣,顺着他的思路推测下去:“难道说,他被人追杀了,所以有家都不敢回?”

秦烽点了点头,但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基于逻辑推理,没有人证物证来支撑这些假设,所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取证。

秦烽颔首:“这样,明天早上你再去一趟王家山,在王大华家门口放置一个微型摄影机,但注意不要靠近王家。”

“不靠近王家,那我们怎么放微型摄像机?”林澄请教道。

“用我的那台无人机,它最长可以飞行五公里,远距离放置一台微型摄影机绰绰有余。”

秦烽: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那个“野人”对王家一带的情况很熟悉。只要有人靠近王家附近,野人就会察觉他们的动向。

所以他们不能打草惊蛇。最隐蔽的侦查手段,就是出动无人机。

……

第二天,清晨刚蒙蒙亮,林澄带上了从秦家拿出来的无人机和微型摄像机,再次来到了王家所在的山坳里。

她上公安大学时有一门选修课:《无人机警务驾驶》。主要教育学生们操纵无人机进行侦查、消防、反恐等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