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心机无用

……

江玉凤听着飘到耳边的议论声,差点绷不住脸上的表情,她本以为可以借助舆论去压迫秦玉英,最好是逼得她不得不来到知青院接她回去住。

假如秦玉英扛不住舆论的压力,被迫接她到家里住,江玉凤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当客人,不用做什么事就能有人养着她,供她吃供她穿,让她有余力去追沈启明。

可惜的是,现实是残酷的。

江玉凤自以为她人长得美,又这么有心机,凭借着几滴眼泪就能道德绑架住秦玉英和秦建业,达成她的目的。

事实却恰好相反,秦玉英在何家村待了这么多年,她这一年来更是为何家村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儿,大家伙都得记着她的恩情。

再者,江玉凤初来乍到,压根就没什么群众基础,想靠着几滴眼泪获得舆论支持,未免太过理想化了。

当理想和现实发生了冲撞,江玉凤就被教做人了,她不但没能获得什么舆论支持,而且还因着她哭哭啼啼的形象,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

上头分派过来这么娇弱的女同志,能干啥活啊?

何家村分粮是遵照“人四劳六”的分配原则,多了一个人来分粮食,分摊在全部人头上的粮食就相应减少了一部分,谁人乐意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分给别人啊?

江玉凤在前世,刚到何家村是吃了不少苦头,可她很快就对陆浩东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收获了他的爱情,理所应当靠他养活。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江玉凤并没多少在乡下生活的经验,她不知道等待着她的是多么惨烈的现实冲击。

秦建业注意到了江玉凤的不对劲,他心里有怨气,但不好撒在年幼无知的次女身上,亲自送着她到了知青院。

进了知青院,秦建业跟里头的人们都热情打了招呼,为了让江玉凤更快融入到集体里,他费了不少心思。

可惜,江玉凤对秦建业只有满腹的不满,压根没注意到父亲为了让她能在知青院好好生活,付出了多少。

随同江玉凤一起来的那个女知青,默不作声看着秦建业拼命给次女说好话,拉关系,就是为了让她能过得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