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不通过,那就得老老实实的缴税。
对于地方上的百姓来说,自是希望免税,不希望缴税,所以狄知逊对倭国的改造,在短短时间内快速的推进。加之夏国本就是天朝上国,无数的倭国人敬仰夏国,改造更是迅速。
杜启看在眼中,心下却也松了口气。
狄知逊的手段依旧老辣。
不愧是在地方执政多年的老人,有足够的经验。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
这一日,狄知逊亲自带着如今的倭州刺史府衙班底,来到了杜启所在的营地中。昨天的时候,狄知逊就接到了杜启的传信,今日便要准备启程离开。
狄知逊来到了军营,他见到了杜启,说道:“陛下,此去大秦,天地遥远。沿途的路途,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杜启笑说道:“放心吧,指南针以及一应水果、蔬菜,乃至于干粮、淡水,全部都已经储备妥当的。另外,带路的人也已经安排妥当的。”
带路的人,自然是大秦的人。
秦军当中有专门负责引路的人,这是专门留在军中的,不曾斩杀。
此前杜启拿下了王青铜的人,却不曾全部斩杀,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能有引路的人,不至于是自己去找海上航道。
狄知逊双手合拢,恭恭敬敬道:“陛下此去,臣惟愿陛下一路顺风。”
杜启道:“好好治理倭州,不要让朕释放。”
狄知逊道:“定不负陛下厚望。”
杜启又和狄知逊说了一些其余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就率军启程,全部登录战舰。跟着杜启随行的,除了骆宾王、摩勒多、刘澈外,还有苏我虾夷以及苏我虾夷的儿子。
苏我家族许多人都随行。
除此外,一些倭国存活下来的大族,也纷纷随行。
这是支持杜启的人。
即便是如此,杜启这一次出海,总人数也就四千人左右,人数不算太多。而这一次出海的战船,却是多达二十艘,每一艘战船都是夏国的最新战船,有钢制的龙骨,能最大限度的抵挡风浪,确保战船能出海航行。
战船起航,苏我虾夷站在甲板上,望着蔚蓝的大海,却是有些失神。
此去大秦,不知道最终是什么结果。
在苏我虾夷望着蔚蓝的大海时,忽然间,听到了骆宾王称呼杜启为陛下,他一下就看了过去,脸上有惊讶的神情。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