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他照例去寻知楼,寻了本《人体身经脉气穴疏注》来看,直至掌灯时分,周围同学弟子寥寥无几。
正当脖子酸痛,抬头时,便见长生进来,寻了本书,一坐不起,其专注凝神,从头至尾竟未抬头。
这让吾羲觉得奇怪,平素见长生嬉闹,不想竟也看见他沉着专注的模样。
此后不光这一日,但凡吾羲过了掌灯之后才走,总能看见端坐苦读。
吾羲这才明白,这人并非不用功,而是常在人不得见时。他以‘优’通过考核,也绝非一时运气和巧智,只怕是有真学识在里头。
这才想起水临渊说:“那些看似和你差不多的人比你优秀,只是因为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比你努力。”顿时觉得自己‘马失前蹄’,也是因为努力不够。于是暗自和长生较劲起来,每日但凡看见长生还在寻知楼,自己也绝不离去。
这一日,吾羲又在寻知楼与长生暗斗,昏沉间,忽然听得一声咆哮,其声似猛兽又似猿啸。
抬起沉重的脑袋,再一听,寂静无声。
远远地往长生位置一撇,那里早已空了,整层里只余下自己,便准备还了书回去。
窗外忽然传来簌簌之声,探头看去,一白一灰两道人影在树梢过招,形态一时如燕雀相逐,一时如蛱蝶翻飞;出招时而迅疾猛烈,时而绵柔舒缓;忽而不动入山,倏忽移形换影,有时仙姿渺渺,有时又势如雷霆。
吾羲看着,一时间也看不出来谁高谁低,不禁得痴痴想,不知道父亲跟这二人功夫相较,是高是低。
俄顷,二人分立于树稍,如同凭空浮在那里。
只听一道苍老胡声音道:“君子端方之行,一念起而前功尽弃。后生,且行且慎啊!”
这个苍老的声音,吾羲倒是很熟悉,那日夜里扭伤了脚遇到的那人,说话似乎正是这种声音。
忽然那灰影鞠躬,只听一年轻的声音道:“晚辈诚明知错,多谢前辈教诲。”那灰影竟是中庸阁的交换弟子诚明。
只是不知诚明做错了什么,那老者又教育人什么。
苍老的声音又道:“中庸阁弟子这么年轻,已有了这般修为,后生可畏。”
诚明道:“敢问前辈上下?”
“蚍蜉撼树,可为乎?”
吾羲愣了愣,怎么又是问这句?
诚明那边静了静,行礼道:“晚生认为,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