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074

然而正宁帝的身体并不像萧景曜祈祷的那样好。哪个帝王在查出这么大的官员贪腐案后还能高兴得起来的?更别提这次涉案官员之多,几乎涵盖了大齐半数的官员,还把皇子们全都给牵扯进去了,正宁帝这一年多,头顶上就一直罩着一层阴云。

萧景曜在离京前就发现正宁帝的身体情况并不算很好。苏世安都随身带着正宁帝所需要的药丸了,瞧那熟练的动作,萧景曜也知道正宁帝的心疾肯定发作过很多回。

心脏方面的问题,受不得气,不能激动。这一次的官场大地震,正宁帝不可能不受刺激,只是看他的情绪控制力如何。

皇帝这种生物,心情不好,其他人也就别想好过。

萧景曜这一年多在外当巡查钦差,认认真真查账,查清楚一个地方的账目,就给正宁帝寄几个快递,差点就将这个巡查钦差的任务当成了通关挑战,每到一处就干掉一个小boss,给自己加血,集齐了小boss后,立马召唤出来大boss,只不过召唤出来的大boss不需要萧景曜亲自动手杀怪,而是正宁帝出场,直接杀了个尸山血海。

萧景曜都觉得,自己要是在玩游戏的话,这话的进度条应该走到了底,就等着回京复命,正宁帝给他这次工作下个定义,爆出什么奖励,也取决于正宁帝的心情。

萧景曜想了想现在京城的形势,忍不住又摸了摸鼻子。总觉得自己这一年多的账目查下来,顺利将任务进度条走到底的同时,仇恨值的进度条估计已经爆了表。

看看他都处理了些什么人?身份不够高的,萧景曜当场就让禁卫军将人拿下扔进大牢了。品级够高的,全都被萧景曜让人禁卫军现场打包,刑徒三件套安排上,一口气快递到京城,由正宁帝处置。

皇子们全都被牵扯进来,尤其是太子和宁王,损失惨重,党羽全都被正宁帝重锤出击,锤成了渣渣。这俩辛苦十多年,到头来还是个光头皇子,这谁能忍?

太子还好一些。作为储君,东宫的配置基本就算个副皇帝。东宫属臣的职位,都是定下来的。正宁帝宰了一批,自然也会按照律例给太子补上一批。这些东宫属臣,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太子的烙印。万一太子出现任何意外,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即便能侥幸保住性命,也必定会被隔绝在核心权力圈之外。

就算太子在正宁帝之前去世,若是正宁帝无意立太孙,这帮东宫属臣再有才华,也要低调做官,刻意收敛自己的锋芒,甚至整个家族都要低调做人,至少低调到新皇坐稳皇位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他们身上的太子/党印记慢慢褪去后,才好在朝中出头。

是以被正宁帝安排进东宫的属臣,对太子必然是忠心耿耿的。他们的命运都和太子紧密相连,能不忠心么?更别提太子的身份摆在那儿,既嫡且长,文官天然站他这边。太子那就是写进律法中的皇位继承人,正宁帝要是明天一下子噶了,太子立马登基,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但宁王就不一样了。宁王先前的势力,都

是他这十多年一个一个拉拢过来的。宁王最大的倚仗就是他的外祖家,皇子的外家天然就是他们势力的一部分,更别提柳将军在朝中势力也不弱,柳贵妃又颇为受宠,掌管后宫十多年,除了没有皇后的名头,干的都是皇后的事。

巅峰时候,正宁帝甚至给了柳贵妃副后的待遇,让后宫嫔妃前去给柳贵妃请安。

萧景曜没见过柳贵妃,但他见过的宁王,其实是个十分英俊的人,五官轮廓像正宁帝,细节方面估计随了柳贵妃。都说儿子像妈,单看宁王的颜值,柳贵妃应该是个难得的美女。

柳贵妃和宁王也不傻,又有颜值加持,再加上正宁帝的慈父性格,营造出一种宁王尤为受宠的状态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种情况下,有投机者选择宁王这个绩优股也毫不意外。

是以宁王的底气才那么足,直接和太子叫板,还给了太子巨大的压力。

朝堂上,宁王一系的势力不比太子弱,后宫中,宁王有柳贵妃相助,太子打小没娘,和宁王根本没法比。

就算正宁帝多次表现出对太子的看重,强调太子的地位,太子心里还是有极其强烈的不安感。

因为正宁帝对宁王也不差,甚至和柳贵妃与宁王在一起时,更有一家三口的温馨之感,不像对太子这样,随着太子年岁渐长,只剩下内敛克制的父子情。

宁王当初确实锋芒直逼太子,换做其他皇子在太子的那个位置上,也不会比太子做的更好。太子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实际上承担的压力可比一般皇子大多了。明明是一把手,大家却都拿对一把手的要求来挑剔他。甚至不允许他行差踏错半步。

皇子们做错事,认个错也就过去了。太子要是做错事,那就是扣大分,让人怀疑他能不能担得起储君之位。

这种高压之下,太子还能在宁王的步步紧逼中稳住,不让宁王抓住一点把柄,不管是处事能力还是抗压能力,已然足够优秀。

宁王当初的势力,确实能说上一句如日中天。毕竟宁王的外祖父柳将军,手里可是有兵权的。

也难怪太子成天神经紧绷,被宁王搞得心态都快崩了。

然而现在柳贵妃失宠,还被降了位份,柳家更是被正宁帝一网打尽。宁王想要再在朝中经营起先前那样庞大的势力,基本不可能。他的最大倚仗都没了,其他依附他的党羽也所剩无几,刚提拔上来的官员,看正宁帝杀人杀得这么痛快,战战兢兢当鹌鹑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跳进皇子夺嫡的漩涡中。

满门消消乐大礼包太过震撼人心,就算有想要从龙之功的官员,去菜市场看一看,顿时什么心情都没了。

萧景曜分析了一路,最终得出结论,其他皇子还好,宁王估计已经将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马将他除之而后快。

这次皇子中损失最大的就是宁王。

至于太子,虽然也损失不少,但萧景曜觉得,面对同样势力全无的宁王,太子心里肯定是暗爽的,起码宁王现在对他造不成太大的威

胁。一个无差别攻击,

不可一世的柳将军和太子太傅都给他送去地府了。

武将们:“!!!”

这哪是什么小白脸,

分明就是阎罗王本王!

自此,萧景曜一战封神。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提到萧景曜,脸上都会露出蛋疼的笑容。这货是真的天不怕地不怕,有案子他是真的查,根本不会管这些人背后站的都是些什么人。

仔细数一数,萧景曜得罪过的官员,加起来都能绕着京城一圈了。朝中真没有那个人能和萧景曜有一战之力。

哪怕是先前最人嫌狗憎的御史台大喷子许季陵都不行。

许季陵只不过是喷人喷得犀利了点,偶尔达成将人气晕的成就,顶天他弹劾成功,让对方奔赴黄泉。但萧景曜不一样,这小子的满门消消乐大礼包,还是批发发货的呀。

这谁扛得住?

是以官员们现在提到萧景曜,内心都十分复杂,敬他是条汉子,孤臣的路走得太过坚定,又畏惧萧景曜追根溯源的本事,生怕萧景曜哪天心血来潮,将他们的旧账也翻一翻,那他们怕是也只有留一份遗书的份。

百姓们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点都没有官员们的那些复杂心思。笑死,萧景曜查的又不是老百姓家里的账,揪出来的罪犯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的人,老百姓当然不像官员们那样,觉得萧景曜在他们头顶悬了一柄利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百姓们只知道最近菜市场很热闹,看杀头都看腻了,还奇怪怎么一下子查出来这么多侵吞他们上交的赋税的贪官污吏。结果一打听,好嘛,都是萧景曜的功劳。

什么阎罗王本王?那都是放屁!萧御史分明就是青天大老爷本爷!

萧景曜收拾好自己后,就从萧元青嘴里听到了京城这一年多的情况,顺便知道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好名声。

萧元青简直要得意坏了,看着萧景曜的目光中满是骄傲,“你是不知道,别人都知道我是你爹。有一阵子,我出门买东西,人家都不肯收我的银钱。说是我生了个好儿子,是个会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你看看,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父凭子贵!”

萧景曜满头黑线,父凭子贵的用法是不是怪怪的?又是为萧元青的文化水平而担心的一天。

萧元青不等萧景曜开口,又继续洋洋得意地往下说:“我是什么人?打小就没缺过银钱,也不爱占人便宜,能做出这种买东西不给钱的事吗?”

“别说你已经当了大官,我不能给你的名声抹黑。就算是咱们家还没改换门庭的时候,我也干不出这种占便宜的事儿。那些个小摊贩,兜里才几个钱,指不定家里统共的银钱都还比不上我一顿饭钱呢。我能去占这个便宜?”

萧景曜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立马给了萧元青一堆彩虹屁,真心实意地说道:“我不在家的这一年多,您做的特别好,真正的一家之主!”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萧元青笑眯了眼,“我知道你这次出去,干的是得罪人的活,等你出京我就开

始闭门谢客。实在推辞不了的,还有承恩公和福王护着。尤其是福王,小伙子人还怪好的,知道我碰上了难处,哪怕他还要处理公务,都会想办法过来替我解围。”

“你在户部的时候,是不是同福王感情特别好?”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清清嗓子,戳破了萧元青对福王的滤镜,“倒也不是,福王人确实不错,但他特地来替你解围,有担心你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他自己不想干活,找个借口溜出来玩而已。”

萧元青瞳孔地震,“皇子们也会这么……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