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自己最大的办法去寻找容易被人忽视掉的细节。
在萧景曜看不见的马车外面,窦平旌皮笑肉不笑地瞪了一眼秦致远,打马跟上萧景曜的马车,慢悠悠地保持着和马车相同的速度,把他骑着的这匹千里马愣是骑出了驴的效果。
福王见状,双腿一夹,策马来到萧景曜的马车的另一边,和窦平旌一左一右,将萧景曜的马车给护住。
两人的护卫更是完全不看大理寺的脸色,眼中只有自己的主子,同样跟
了上去,将萧景曜的马车护了个严严实实。
秦致远本来想让大理寺的衙役护卫在马车附近。一看这架势,秦致远又不由苦笑,得,大理寺的衙役连当萧景曜的护卫都不够格。
但规矩还是要有的。
秦致远示意衙役们干好自己的差事。于是,一行人前往大理寺的队形是这样的,以萧景曜的马车为中心,外面一层是福王和窦平旌,而后一层是他们两人的护卫,再往外一层是大理寺的衙役,最外面的是秦致远。
堪称是里三层外三层。不知道的,还以为官府这是在运送什么大宝贝呢。
能让福王和承恩公放下/身段去当护卫的人,得是多大的来头。
谁能想到,被护在最里头的,竟然会是平平无奇的从五品郎中的萧景曜呢?
到了大理寺后,秦致远看到板着脸的窦平旌和福王,自然是不敢怠慢,赶忙将自己攒着的上好茶叶拿了出来,亲自给福王和窦平旌倒了杯茶。
萧景曜这个犯罪嫌疑人沾了窦平旌和福王的光,也得了一杯热茶,全程享受贵客待遇,和阶下囚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要不怎么说福王和窦平旌靠谱呢。现在下值,各个衙门都不当值,有什么大事都得明天再说。萧景曜今晚得在大理寺过,福王和窦平旌还真就决定陪他在大理寺过一晚。
这可把秦致远给愁坏了。
大理寺倒是有休息的去处,只是条件简陋,只有简单的一床铺盖,屋子小,床也不够大,什么熏香之类的更是想都别想。福王和窦平旌都是挑剔的主,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住宿环境。
他们一个不顺心,倒霉的肯定不是萧景曜。
秦致远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凄惨情景。
但这回,秦致远还真就猜错了。
福王和窦平旌嫌弃大理寺的住宿条件不假,但他们还真没当场发作,只是立即吩咐人去府里取被子枕头香炉等一应用惯了的东西。
福王心更细一点,想到萧家人对朝堂的事两眼一抹黑,估计现在都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又想不出任何办法,只能干着急。福王便派了一个护卫前去萧府,给萧景曜拿铺盖衣裳的同时,顺便告诉萧家人萧景曜现在的情况,也好让他们放心。
至于萧景曜的护卫,这会儿也没办法离开大理寺。他们都动了手,细究起来,都是他们的责任。要是萧景曜狠下心来不管他们,直接把他们留在大理寺,自己态度强硬,再一样一样同秦致远对《大齐律》,萧景曜有很大可能可以走出大理寺。
只不过萧景曜不会干这么缺德的事儿。再则,对方既然已经出手了,现在福王和窦平旌出现,必然打乱了对方的部署,萧景曜觉得这是个反击的好机会。
要是出去,谁知道对方还给自己准备了什么“惊喜”呢?
萧景曜听到福王的护卫前来复命时,说萧家人的情绪都被他安抚了下来,知道福王和窦平旌都在这儿护着萧景曜,他们就放下心来,不再像先前那般急得像热
锅上的蚂蚁。萧景曜难辞其咎。现在这几人都有品级在身,那就不可能将他们和萧景曜看做一个整体。大家都是朝廷命官,只是有品级的高低,并不存在一方完全是另一方的附属。
也就是说,萧景曜要是想钻空子的话,以自己没动手,友人过失杀人,自己没道理被看守的理由,提出离开大理寺,完全没毛病。
秦致远虽然不明所以,但只要长了脑袋的,都能看出这次事情来得蹊跷。秦致远本来觉得萧景曜被人算计一把,颇为可惜。哪成想现在峰回路转,萧景曜根本就没掉进这个坑里,随时都能离开。
这就有点尴尬了。秦致远都觉得对方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估计会吐血。
现在最生气的是窦平旌,狠狠瞪了萧景曜一眼,小王八蛋,这么个大好的消息都能忘记,还连累我们跟着你睡大理寺!
萧景曜心里暗道一声冤枉。精锐果然是精锐,刹那间就找到了破局之法,深谙说话的艺术,将锅往他们自己身上背。
问题是他们这话说一半还留了一半。他们有武职不假,但顾将军上交兵权后,他们也就卸了身上的职位,一心一意给顾家当护卫,根本不想再回边疆。
现在这么说,只是为了应付秦致远罢了。
也就是福王和窦平旌在,精锐们才敢对秦致远使这样的心眼。
萧景曜一边回答秦致远的问题,一边给了窦平旌一个歉意的眼神。
窦平旌也算是同萧景曜来往较多的人,对萧景曜有几分了解,一看萧景曜这眼神就知道这里头还有点猫腻。窦平旌当即又是一声冷哼,却还是没再继续开口。
萧景曜在大理寺的第一个晚上,睡得还挺香。
福王和窦平旌一大早就起来去当值,商量好了要早点进宫找正宁帝做主,两人破天荒地都没让人叫起,自己提前起床,收拾一番就往宫里去。
托福王和窦平旌的福,昨晚他们的护卫将萧景曜护得滴水不漏,哪怕有人在大理寺准备了后手对付萧景曜,一身本事也无从施展。本该惊险的一个晚上,萧景曜过得太太平平,和福王与窦平旌闲聊一阵,又欣赏了一下大理寺的陈列摆设,过得很是舒心。
第二天醒来,福王和窦平旌虽然走了,但他们留下的护卫还在,依然坚定不移地执行福王和窦平旌的命令,将萧景曜护得严严实实。
大抵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御史弹劾萧景曜纵仆当街杀人的奏折已经放在了正宁帝的案几上。
福王和窦平旌进宫得急,正宁帝好不容易没有早朝,偷得浮生半日闲,结果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事业心,前去养心殿批奏折,瞬间就被这位御史奏折上的内容给创得不轻。
萧景曜纵仆当街杀人?正宁帝的脑袋上顿时涌现出了无数的问号。不是正宁帝偏听偏信,而是正宁帝十分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萧景曜那人,看着温润如玉,彬彬有礼,实则傲气藏在骨子里,还有一份莫名的心软,对人命,尤其是庶民的性命,看得格外重。
让萧景
曜吩咐仆人当街杀人,还一杀就是六个寻常百姓,属实有点难为他。
别说萧景曜,正常人都干不出这事。到底谁在背后使阴损手段?
天子近臣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正宁帝对萧景曜十分信任。第一反应也是有人要害萧景曜。
奈何此事牵扯到六条人命,正宁帝也不好立即放人。只能命大理寺赶紧查明真相,还萧景曜一个清白。
秦致远听了唯有苦笑,碰上一堆不讲究查案过程,只给出一个结果的行事作风。
但正宁帝都这么说了,那别说萧景曜真的和这件事情无关,就算和这件事情有关,那都得想办法让萧景曜不和这件事扯上关系。
正宁帝对于有人胆敢对萧景曜出手一事十分不悦。那可是朕的祥瑞,是你们能动的吗?
因此,这次负责查案的,除了明面上的大理寺之外,暗中的锦衣卫也出动了。
萧景曜在大理寺吃好喝好,和大理寺其他忙碌的社畜形成鲜明的对比。
要不是萧景曜心里的怒火还未消下去,萧景曜十分乐意到处溜达溜达,将仇恨值拉到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