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060

在梁九弘领旨出京掘轻水教根基,挖轻水教祖坟的同时,正宁帝手中的屠刀毫不犹豫地落在了轻水教上。

能安插刺客进围场,在关键时刻换掉皇子们身边的护卫,并且伤到了正宁帝最爱的皇太子……

轻水教的种种作死行为,那就是冲着灭自己九族去的。别说是并不软弱的正宁帝了,就算是换个废物皇帝,在围场遇刺,他能不大发雷霆让始作俑者全家来个消消乐大礼包?

正宁帝清楚得很,轻水教能将手伸到围场中,甚至能换掉皇子身边的护卫,绝对是朝廷中出了内鬼。不然的话,总不至于是它那个狗屁的轻水神真的显灵,蛊惑了一堆人干这等不要命的事吧?

那狗屁轻水神如果是真的,轻水教那帮贼人又怎么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直接显灵将大齐皇室全都弄死不好吗?

朝堂上竟然有这么多人同贼人有勾结!正宁帝出离愤怒了。

愤怒的同时,正宁帝属于帝王的冷酷和嗜血通通上线。哪个帝王不惜命?轻水教这次的行为简直是踩爆了正宁帝的雷区。

轻水教教主应天命是个藏头露尾的鼠辈,朝廷要将他揪出来,需要花不少功夫。但朝廷上那些和轻水教有过勾结的官员能跑得掉?正宁帝要是这都查不出来,他屁股下的皇位都岌岌可危了。

秋兰围场的主事者,直接斩首示众。其余宫女和内侍,全都在大牢里走了一遭。

护龙卫亲自出马,将一帮人严刑拷打,审问出种种细节,抽丝剥茧,最终将口供总结好呈给正宁帝。

看到证供的那一瞬,正宁帝只觉得喉咙涌上一股腥甜,脑海中嗡嗡作响,眼前更是漆黑一片。

大殿中气氛凝重,正宁帝拿着证供的右手手背青筋暴起,将厚厚一沓证供抓得咔咔作响,几乎要将这一沓证供抓裂。护龙卫统领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头深深埋下,不敢去看天子的表情,后背已然是冷汗涔涔。

不知过了多久,护龙卫统领全身都发麻了,才听到上头传来帝王冷酷的声音,“起来。这些东西的性命,不必再就。”

“宣锦衣卫指挥使廖兴彦。”

护龙卫统领心下一跳,锦衣卫出动,皇城怕是又要遍地血腥了。

这也不奇怪,陛下遇刺这等惊天大事,不杀一波人,怎么能消掉帝王的惊天怒火。

这些人,真是作大死啊!

护龙卫统领想到自己查出来的那些东西,就恨不得自戳双目,唯恐盛怒中的天子将他也人为消音。

萧景曜同样早有准备,回来后就叮嘱萧元青,“这段时间千万别出门,要出大事了。”

哪怕萧景曜看不到护龙卫统领给正宁帝的证供,也能猜出来有不少官员要面临抄家灭族之祸。

轻水教能在帝王眼皮子底下搞出那么大的事,朝中若是没有内鬼,萧景曜就把自己的名字倒着写!

再一想到几位皇子都受了惊吓,太子更是被箭擦伤,萧景曜的头就更痛了,再三嘱咐萧

元青舍人,

上完早朝还得跟着正宁帝回养心殿,

继续面对低气压的帝王。

但萧景曜也没太大害怕。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萧景曜很清楚,正宁帝是个不怎么嗜杀的帝王。甚至作为帝王来说,他的公允程度都能排在前列。他杀的每一个人,都是罪证确凿,而后再根据律法来定罪。

萧景曜没做过犯法的事,也没在皇子夺嫡中犯忌讳,只要做好自己手中的公务,哪怕正宁帝心情不好,浑身都在冒冷气,也不会找萧景曜的茬。

那还怕什么?

萧景曜上辈子当惯了管理者,气定神闲是基本素养。不就是在心情不好的大老板眼皮子底下干活吗?小意思,反正萧景曜又不会出错。

再说了,还有六部阁老呢。

李首辅这会儿都不劝正宁帝手下留情了。他这次留在京中处理政务,没去围场。得到正宁帝遇刺的消息,李首辅和胡阁老简直要魂飞天外。

遇刺的可是天子啊!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朝堂动荡事小,若是让天下再起战火,那他们可都是全天下的罪人!

现在锦衣卫用勾结轻水教的名义去抄家,李首辅真是恨不得再给他们的坟头上去添点土。你们怎么敢的啊?做出这样的事,你们是把祖宗十八代的胆子都给用上了吗?万一陛下出了意外,活剐了你们九族都晚了!

正宁十四年这一年当真过的精彩纷呈。先有连中六元的天才状元引发天下读书人向往,到了最后两个月,菜市场上空都飘着血腥味。鲁州官场更是几乎从上到下都被血洗了一遍,空出来无数个位置。

嚯,要是聊这个,朝臣们可就不困了。这回下去的,可有不少高品级的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高官统共就那么多,现在又不提倡退休,主打的就是一个活到老干到老,要是顶头上司特别能肝又特别能活……夭寿啦,赶紧换个位置盯别人吧。

现在正宁帝一口气拔掉了那么多根萝卜,留出来的坑可不就被人给惦记上了?谁不想朝堂上多一点自己人呢?赶紧安排!

贵妃出身将门,是英国公之女。英国公祖上正是同太祖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所以得以封爵,世袭罔替,可见恩宠之隆。这也是贵妃和宁王野心勃勃想干掉太子自己上位的原因。太子的母族,承恩公府,虽然也是国公府,现在情况如何?太子生母还早逝,后位都是追封的。呵。

无怪乎贵妃和宁王会生出夺嫡之心。

这次被正宁帝拔掉的萝卜,武将职位也有,但不多,而且还是品级较低的官职。想也知道,品级高的将领不至于这么没脑子,或者说,就算有这份心思,也可以把别人推出来干活。事成后好处照拿,若是事败了,这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送死鬼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吗?

但英国公显然没什么顾忌,毫不客气地将空出来的武将职位上全部安插上了自己人。

宁王势力再一步增大。

平王一系也坐不住了。空出来这么多的文官要职,他们想要!

贤妃乃太常寺卿的老来女,自幼冰雪聪明,又

有贤名,

当年和贵妃同时进的东宫,

先后产下宁王和平王。一文一武,正好互相制约。英国公府势大,为了平衡后院前朝的关系,贤妃比贵妃更得正宁帝宠爱。

平王和贤妃确实打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心思。但眼下这么个扩大势力的好机会,他们也不想错过。

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个安插许多自己人的机会,要是白白放过,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半夜都得爬起来抽自己一耳光。

所以这次,太常寺卿出手了。空出来的文官职位,大多落在了他手上。

还有正在庶常馆中嗷嗷待哺的庶吉士。他们可还没有官身呢!寒窗苦读多年,闯过一路艰难险阻,不就是为了当官吗?更何况,正宁帝还特地下旨,说让庶吉士提前考试。要是能顺利通过散馆考试,这次也能有机会被放出去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