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元青继续抓着萧平安畅想回乡的风光,“你说这次族里会怎么迎接我们?曜儿还给族里挣了座状元牌坊,这要让族老们知道了,咱们家的族谱,曜儿怎么着都要单开一页吧?”
萧平安不敢胡乱说族老们的是非,但也真心实意地为萧景曜感到高兴,“就算族谱没有为公子单开一页,县志上肯定会记下这辉煌一笔,说不定府志里也会记下公子的事迹呢。到时候,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有人来我们常明府做官,都会知道咱们常明府南川县出了个了不得天才!”
这话萧元青爱听,当即捂着肚子乐个不停,要不是马车不够大,萧元青甚至想在马车里打个滚。
萧景曜一脸无奈,嘴角却不由自主地上扬,显然是心情极好。
让萧元青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马车刚到南川县,街头巷尾顿时热闹起来,敲锣打鼓爆竹声不断,竟是比过年还热闹。还有舞龙舞狮队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直到他们来到萧府门口,萧子敬二人已经等候多时,见了萧景曜都纷纷落下泪来,“曜儿啊!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站在人群中的刘慎行提高了嗓音笑道:“萧叔,这等天大的喜事,可不该哭,得好好笑,大笑一场!我要是有曜儿这么个出息的儿子,我能笑上二十年!”
萧元青下意识地怼了刘慎行一句,
()“我就知道你贼心不死,还惦记着曜儿。曜儿可是我儿子!”
说完,萧元青也乐了,刘慎行一帮人更是止不住大笑,大半年没见的生疏感一扫而空。刘慎行笑着瞪了萧元青一眼,“亏兄弟们还每天派人去官道那儿守着等你们的消息,看看兄弟们给你们准备的这个排场,你就说隆重不隆重?”
萧元青感动,“好兄弟!”
刘慎行右手握拳,和萧元青的拳头在空中轻轻碰了一下,“要不咱们怎么是多年的好兄弟呢,我们就知道你会喜欢这个排场!”
萧元青得意洋洋,“回头请你们喝酒!我先带着曜儿前去给祖宗上香!”
萧子敬的风格,大家都心里都门儿清,萧元青十分自觉地准备和萧景曜一起去祠堂给列祖列宗们上香。
刘慎行他们自然也清楚,见萧元青待他们和平日里无二,他们便高兴得不得了。果然是多年的好兄弟,儿子当了官,对我们这帮纨绔兄弟还是一样亲近。这才是能交付性命的好兄弟!
萧子敬眼里只有宝贝乖孙萧景曜,见萧元青跟着进了祠堂,萧子敬颇有几分嫌弃,“有曜儿在,列祖列宗肯定不想用你供奉的香火。”
“说的好像祖宗们会喜欢您一样。”到了萧子敬面前,萧元青再次变成大号熊孩子,怼起萧子敬来根本不带思考的,还十分有理有据,“曜儿可是我儿子,跟我更亲近一些。要真是细算起来,祖宗们指不定嫌弃的是谁。”
有萧景曜这个状元儿子,萧元青胆气格外壮。
萧子敬已经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生气了。本来还想着和这个不孝子大半年未见,可以感受一下父子温情,就算这不孝子再不靠谱,他也要压制住自己的脾气,别对不孝子动手。
现在一听萧元青这话,萧子敬顿时拳头硬了。狗屁的父子温情,老子今天必须要让这个不孝子感受一下老父亲久违的鞋底板!
萧子敬差点在祠堂就开始暴打不孝子。要不是萧景曜拦着,萧元青这会儿可能就要躺在地上给祖宗们请安了。
萧景曜看着萧家先祖牌位中的顾老将军的牌位,郑重地在牌位面前上了炷香。
萧元青一看就乐了,不再故意气萧子敬,喜滋滋地对萧子敬说道:“爹,你绝对猜不到,我们和顾家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什么渊源?”萧子敬纳闷,“我听说顾将军率大军回京了,你们在京城见到了顾将军?”
萧子敬说着,登时将脸板了起来,“当年我们家得的恩惠足够多,你要是再以顾家救命恩人自居,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家人怕是都忘记萧家了,你眼巴巴凑上去,多跌份!曜儿可是读书人,最要名声!
萧子敬想着想着,看向萧元青的目光格外不善,已经开始思考要从哪里开始揍他了。
萧元青见势不妙,赶紧解释道:“不是我故意找上门的!是曜儿。放榜那天,顾家那小姑娘刚刚进京,正好瞧见京城百姓榜下捉婿,那姑娘慧眼识珠,立马就让护卫将曜儿捉回
了将军府。”
萧子敬:“哈???”
齐氏和师曼娘听了这段后也笑得直不起腰,谁都没想到两家竟然还有这样的缘分。对那个一眼就瞧中萧景曜的顾家姑娘好感倍增。
小姑娘多有眼光!
萧景曜顺势提出要萧子敬和齐氏他们都随自己进京。
齐氏有些犹豫,“会不会不太方便?”
萧景曜认真道:“爹特地买了间大宅院,那院子前一户人家可是五世同堂,现在就住了我和爹两个主人,很是冷清。我现在被授了翰林院修撰一职,最少能在京城待二年,以后也未必会外放。你们就忍心让我在京城思念你们吗?”
萧子敬还是有些犹豫,主要是他们年纪大了,故土难离,到了京城又要认识新的人,还怕自己不着调给萧景曜招祸。
对此,萧景曜直接把萧元青拉出来做例子,“您看我爹模样,像是缩着脖子过日子的吗?现在爹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了,爹都不怕惹祸,您还担心什么?”
看着萧元青得意洋洋的神情,萧子敬的拳头又硬了。
萧景曜见齐氏有所意动,当即给了她们会心一击,“再说了,你们就不想去见见你们未来的孙媳妇?”
齐氏顿时不再犹豫,立即拍板,“去京城!”
萧景曜故意耍宝,捂着心口怪叫,“祖母果然是有了满意的孙媳妇就不要孙子了。回京后我得让希夷多给我绣点荷包才能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齐氏不由哈哈大笑,眼神扫过萧景曜腰间的荷包,认真叮嘱萧景曜,“你可别见人家希夷脾气好就欺负她,问问你娘就知道,绣个荷包也不容易,你张嘴就要好几个,这是折腾人。”
萧元青得意挺胸,拍了拍自己腰间的荷包,“曼娘这些年就给我做了很多个!”
骄傲!
师曼娘也忍不住噗嗤一笑,对未来儿媳多出不少好感,同样叮嘱萧景曜,“有一个荷包挂着就够了,别故意去折腾希夷。好人家的姑娘给我们家当儿媳妇,咱们可不能欺负她。你娘我有个好婆婆,自己也不稀罕当恶婆婆。”
齐氏再次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家人又回族里祭祖。还没进村,萧景曜远远就瞧见了村门口那座气派的牌坊,忍不住说道:“衙门办事的速度还挺快,牌坊这么快就送来了。”
萧氏一族现在算是整个南川县鼎鼎有名的家族了。不过萧子敬隔二差五就让说书先生和戏班子来族里说一些官宦人家的族人欺男霸女惹得全族问斩的事迹,族人们虽然高兴得意,走路有些飘,却还是没有做出格事情的念头。
族老们也拎得清,再二告诫族人,族里现在的体面是萧景曜挣来的,大家一定要管好儿孙,千万不能为萧景曜招祸。
家族风气十分不错。
时间较急,萧景曜祭完祖后并未在族里多待,又回了县里。第二天去拜访尹县令,谢过他当年的提点之恩,又去了常明府再谢了一回知府。
萧元青和小伙伴们再次相聚,萧子敬和齐氏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同萧景曜一起进京。
萧景曜谢过师长后,又请了刘圭和郑多福喝茶吃饭。郑多福今年顺利通过了县试,让刘圭好一阵羡慕。
不过刘圭也有自己的心气,拍着胸脯对萧景曜说道:“等我再大一点,更精通做买卖后,我就去京城找你。”
萧景曜笑着点头,“那我肯定备上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你!”
萧景曜回京时,刘圭等人很是不舍,不住地挥手,大喊道:“京城再见!”
回京后,萧景曜便去了翰林院,等着翰林院学士给自己安排活计。
然后萧景曜就领到了一个管理前朝典籍史书的差事。
华夏一直都有本朝给前朝修史的习惯,萧景曜负责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料,还有许多年代更久远的典籍,全在屋里落灰。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文书,要理清楚可不是个轻省的活计。
看着屋里乱糟糟的书籍,萧景曜忍不住挑了挑眉。
嗯……这个下马威还挺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