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王室将派太医救治被害少女,并好生安顿,给百姓一个交代。
这令书上虽是短短的几行诏令,但却是我思索了一宿后,才狠下心来一气呵成地写完的。
那时我未成年,所以还未有自己的诏印,因此令书上加盖的是母后的凤印。
诏令下达后,我不停地在想,一份轻薄的令书,却是意味着无数人将付出丧失生命的沉重代价。
而每一份令书更是关系着大华家国之安,民心之稳。
那么父王和王兄每日都要处理着那些军国大事,身上该是压了多少斤的重担啊!
在幽聆院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我同母后彻夜详谈了一晚。
“母后,我觉得白家并不是制香一事的幕后主使之人。真正的幕后主使之人应该另有他人。”我一脸认真地望着母后道。
“为何有此一说?”母后斟了杯茶问我道。
“白家是靠卖布匹起家,后来虽经营着众多生意,但却从未涉及过香料经营,族中更是未有通香之人。而美人香具体的制作方法,世间罕知,那白恺是如何在家道中落不久后,就掌握此法的呢?”
随后,我接过母后递给我的茶盏,放下后接着道:“只有一种原因能够说通,那就是有人告知。而告知白恺美人香制法之人,便是那真正的幕后主使之人。”
待我说完,只见母后微微一笑,抿了口茶道:“看来,母后的莹儿是真得长大了。”
“母后,既然您所想也同我一样,那您为何还召回了我派出的所有密探和暗哨,不让我再查下去?”我满脸不解道。
“莹儿,前几日你同母后说,你想为父王母后,还有你王兄分担些许,可是儿戏?”母后并未解答我的疑惑,反而有些戏谑地反问于我。
“当然,我已然十五岁,明年便是及笄之年,说话自然作数。”我一脸认真道。
其实,此刻,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内心所想。我真得是第一次十分认真严肃地想多为他们分担些事务。
毕竟在此之前,有着父王母后还有王兄护佑的我,从未想过这些家国之事会犹如源源不断的重担,不定时地添加到他们的身上。
虽然我深知家国之事,千头万绪,上位者得做出正确地抉择,才能处事稳妥,护佑家国基业,稳定民心,造福百姓。可毕竟自己从未在家国事务面前做过抉择,便一直不能感受到上位者做抉择时的那份忍耐和纠结。
经过了幽聆院一案,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就突然更加明白了父王母后还有王兄,他们平日里的辛劳与不易。
在我看来,处理家国之事,与其说是上位者的抉择,不如说是上位者的舍弃。
因为往往大多数时候,为了处事公允,不留后患,稳定大局,一个好的上位者不得不牺牲一些平白无辜的人们,进而来保全万千无辜人的利益与生命。
而作出舍弃的时候,便也是一位好的上位者内心最痛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