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赵清明应该已是对天回辨认一事胸有成竹了。如此,也算对得起他这太医院院首一职。
此时,那位纪大学士的脸色却是不怎么好看了。
我也理解,作为大华第一学士在见识方面被他人力压一筹,心里多半是不痛快的。
“赵太医,你是如何得知这是上等的天回,又是如何看出这两株天回草,原生为并蒂之态的?”我不解地望向赵清明。
“回公主殿下,臣未进宫前曾随师傅云游四海,四处行医。早年间,曾在莫岑国境内有幸寻得一株天回草,随后便同师傅一起结合古书,细细研之,小有见知。”赵清明向我行礼道。
“所以赵太医曾经是见过天回草实物的?”我挑眉望向他。
“不错。遇到如此珍草后,师傅便命我细细贮藏,共同观察其变化之态。没想到,果真如《寻芳志》中所言,就连在莫岑如此干燥的境况下,这天回草仍是色泽不消,灵翠依旧。”赵清明再次向我行礼。
随后他伸手做了个请视的动作道:“公主且看,一般天回通身翠绿,而此两株天回顶部处,有一极小的红色小点,是为天回中的珍品,称为血天回,这在《寻芳志》的后记中有所记载。且按古书中所言,血天回微流着兰草般的芳香,臣刚所闻却有兰草之香。”
听他此言,我再次走近,细细端详着顶部,竟真的看见这两株天回顶部的那一点红色。
这红色小点着实隐秘,难怪刚刚端详时我竟未看出。
又凑近嗅了嗅,果真有股微末的兰草般芳香。
随后赵清明接着道:“公主要想知道这两株天回是否为并蒂而生的话,便请公主目光移至其尾部。”
我听着赵清明的言辞,目光又移至了尾部,可依旧未看出什么名堂来。
我抬头不解地望着他。
只见赵清明微微一笑道:“单株而生的天回尾须只有五个,而并蒂而生的天回,尾须则有六个,最长的那一尾便是连生尾。”
说罢,他用手轻轻地,将盒中两株天回的最长一尾归拢到一起。
什么!我没看错吧!
最长的那两尾竟然自发的连接到了一起,成为了一体。
这一幕若不是亲眼所见,我当真是不敢相信。
“公主,若是再借外力轻轻拉扯,这连生尾便可再次分离。分后可合,如此也称为‘形断心不散’。”赵清明又道。
“当真?”我兴奋地问道。
随后,我便伸手轻轻一拉,果真又分开了。
这可当真是有趣,我盯着锦盒里的这两株天回,一时间竟恢复了小孩心态。
我用手又将其连身尾归拢到一起,然后再分开。如此重复了几次,开心地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