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如龙入海

承唐 予我 5162 字 9个月前

乱了自己武道之心。

三柳村中之事,无论是在长安的柳阡夜还是远在幽州的柴河都是不知。他二人虽是过江之龙,可柳阡夜素来谨小慎微,如今又有权势正盛的礼亲王为他铺路,在这长安城中正是风头正劲之时。

而柴河更是有所倚仗,以搏命之态,借雷霆之势整肃幽州,虽然对幽州军的掌控未曾做到如臂驱使,可他却也算有了立足资本。如他所想,自己只需徐徐经营,不出三月,兄弟们到了幽州,武有赵安国,文有柳阡夜,兄弟几人控制住整个幽州便指日可待。

然而世间之事,哪能皆如人意,柳阡夜高中状元后,如今也算是入了长安乱局,即便日后有心去往幽州,助兄弟一臂之力,怕也是离不开,有心无力了。

几日以来,柳阡夜在长安城中风头一时无两,每日在礼亲王牵线搭桥之下,同长安官场举足轻重的官员都已是多有交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无双公子柳阡夜在长安城中声明远播,文道衰微已久,这也是文脉子弟多年来头一次在声望上高过年轻将种子弟。

柳阡夜知道,礼亲王不单单在为他造势,他柳阡夜从前才华不显,亲王此举不在乎千金买马骨,以期得到更多文脉子弟的辅佐。此番一来,也确实有不少名士才子投奔于礼亲王。也正是因此,柳阡夜才真正意识到礼亲王对自己笼络背后的疏远。

他虽不解,却也乐得如此,他本就不愿涉入朋党之争,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礼亲王一系的烙印又岂是那么容易被磨灭的。

孤家寡人,在长安复杂多变的政治漩涡中注定每一步都举足维艰,困难重重。柳阡夜亦有心让几个结义兄弟来长安帮衬自己,可又想到,自己如今立足未稳,兄弟们的身份又多有敏感,几次提笔想写一封家书都是最终作罢。

而此刻,他却不知,他心心念念的兄弟们已至长安城外。

长安不比别处,门禁甚严,如孙乾、肖小刀这般没有身份证明的,如是没有贵人担保,是万万进不得城的。而一如盛唐天下,纵横六十四道,长安城中,也有纵横六十四坊,每一坊又有十二到十八弄不等。

其中尤其以宣德坊十二弄最为著名,可谓遍地朱紫公卿,随便一个过路行人,可能都是哪个将种世家的直系子弟。

长安城外,郑乾二人难以进入长安,只得柳家娘子独自一人带着孩子进入诺大长安去寻夫君,而长安城内,却有豪门贵公子纵马狂奔,呼朋引伴,外出打猎。

而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就这般相遇了。说起柳阡夜仪表堂堂,柳家娘子也是国色天香。柳家娘子小阡夜三岁,乃是柳阡夜父亲至交好友之女,两人也算青梅竹马,柳阡夜父母早亡,少时也是多靠这位伯父接济。

待柳阡夜及冠之后,两人便已定下婚约,后来待阡夜返回三柳村,这位伯父更是匆忙将女儿托付给了柳阡夜,之后便不知所踪。

说起柳家娘子的父亲,却也不是寻常乡绅,虽说血脉淡薄,却也是正儿八经的后族旁系子弟。说起后族,自小皇主继位登基以来,后族越发强势,更是隐有同礼亲王一系争锋之力。

可后族独孤一脉却偏偏人丁稀薄,虽曾贵为开国八柱国之首,家族却五百年间难以开枝散叶,究其原因,不外乎男丁稀薄,每一代竟大多都是女娃。

可一饮一啄,自有天意,开国八柱国如今却仅仅只有独孤氏族依旧门庭尚未衰败,草木枯荣,独孤家每每可以靠着同各大家族联姻的优势度过各种风波,成为大唐仅次于皇族的望族。

大家族中是非便也多的很,像那众兄弟中的老四周勇,同样出自武将世家,可他自小便形态异于常人,更加之父亲早年战死沙场,母亲悲伤过度也随之而去,自小孤苦伶仃,虽是家族直系,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就连一身战功,都被尽数抹去,成为了其他族中子弟进身的资本。

而独孤家的龌龊事,同样不下周家。柳家娘子,单名一个婉字,其父名为独孤连山,是独孤家族中那一代为数不多的男丁之一。独孤连山当年本已同独孤婉的娘亲定下婚约,两人更是情投意合。可在两人大婚前夕,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独孤连山这一代,直系男丁共有三人。大公子独孤信,文武双全,体格雄壮的他自小便投身军中,头角峥嵘,战功赫赫,乃是朝廷中最年轻的十六卫将军之一,更是长安城当年八俊杰之首。

二公子独孤止则是先天有亏,未足月而生的他自小体弱多病,所谓久病成医,从小便师从当朝太医学习岐黄之术,年未及冠便已在京中最大的药堂坐诊,人称小神医。

三公子跟二公子却是大大相反,独孤猎天生异禀,神力惊人,自小备受族中老人喜爱,可这也使得他的性情顽劣不堪,酒色财气五一不沾,年不过十五就在长安城中做那欺男霸女之事。

当年独孤连山大婚前夕,独孤猎贪杯了些,不知怎的,竟是熏心,将注意打到了嫂嫂身上,在花园中对独孤婉的娘亲言语轻薄,更欲动手动脚,做那不轨之事。

而独孤连山,虽出身旁系,却因年纪同独孤信相仿,从小便久伴大公子独孤信身侧,一身武艺精湛更是不在独孤信之下,麾下连山营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左骁卫中威望甚高。

其人年轻时性格火爆,嫉恶如仇,原本就极度看不上独孤猎的他,平日里也只不过囿于身份,对独孤猎敬而远之。可这一次,独孤猎居然将主意打到了自己未过门的妻子身上,独孤连山忍无可忍,便把独孤猎给揍了一顿,甚至还断其一臂。

横行长安的小霸王独孤猎何曾吃过这样的亏,于是就把状告到了自己爷爷那里,老家主平日里最疼爱的便是这个小孙儿。一看自己的亲孙子居然被一个旁系子弟打的鼻青脸肿,哪里还能忍,不问是非曲直,便要开宗祠惩戒独孤连山。

这事儿随之也惊动了独孤信,独孤信和独孤连山情同手足,连忙如同家主爷爷求情,更是陈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都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老人虽是宠爱独孤猎,却也早有耳闻他的顽劣,加之独孤连山在独孤家旁系中地位不低,便最终只是对他小惩了一番,将他驱逐出长安,派到河东郡屯兵,就算揭过了此事。

而之所以将独孤连山遣派河东,看似是惩处他,却是独孤信对他的保护,毕竟依照自己幼弟的狭隘心胸,若独孤连山久在京中,难保不被他报复。

独孤猎听说独孤连山仅仅只是被略微惩戒了一番,自是不满意,本想暗中派人报复,却被大哥独孤信盯得死死的,一时之间,也只得作罢。

独孤猎从小打架斗殴,靠着自己一身蛮力也算战无不胜,原本志得意满,可他却发现自己面对独孤连山的时候,竟是毫无还手之力,也发了狠,开始苦练武艺,他本就天赋神力,这一下更是进步神速。

可惜的是,习武本应先修德,他却是一如往常,欺男霸女,胡作非为。更是变本加厉的做了不少荒唐事,后来更是气的一直维护他的爷爷也一命呜呼。

在那之后,独孤信就成了独孤家的家主,他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头疼的很,便把他塞入军中,想要磨练一番,可他有吃不住军中之苦,竟是自边军中悄悄逃了回来。都说军法无情,可一朝国舅,哪里有人真的敢制裁于他。

独孤信军中事物繁忙,加之戎马多年,身上暗伤无数,更是积劳成疾,后来也渐渐放松了对独孤猎的管教。而独孤止虽久在长安,可根本压不住这个混世魔王般的弟弟,加之身体不好,时常需要休养,独孤猎更是信马由缰,就连他的孩子也是同他年轻时一般无二,俨然新一代的长安混世小魔王。

数年前,独孤连山为保护女儿安危,匆匆把女儿托付给柳阡夜,也是发现二十年过去了,心胸狭窄的独孤猎竟然还是记恨自己,更是派人到了河东想要报复于他,自己便想要远走他乡避祸,也担心连累自己的女儿女婿。

再说回长安城内。

独孤婉带着幼子走在长安街道之上,欲寻夫君,却不曾想正与那独孤猎的儿子独孤伯遇上。独孤伯年方十六,未曾继承自己父亲那般体魄,性情顽劣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孤伯整日带着狗腿子混迹青楼赌坊,专干那逼良为娼,强抢民女之事,他虽年幼,却尤好那些已婚妇人,每每害得他人家破人亡,却常常以此为乐。

独孤婉抱着儿子刚进长安城门,便遇到了独孤伯一行,独孤伯今日倒只是一门心思外出打猎,未曾注意到她们母子。

但他身边的狗腿子却是无意间看了独孤婉一眼,乍一看是朴素妇人,但细细看来却是越发显得娇艳,便动了讨好独孤伯的心思,奸笑道:“小侯爷,这小媳妇儿貌美,不如将她带走,待您打得猎物,正适合让她服侍于您,给您解乏。”

独孤伯,歪头观瞧,见这小娘子唇红齿白,虽衣着朴素却身材玲珑,难掩自身绝代风华,点了点头,吩咐手下人就欲把独孤婉掳走。

当武力不再用于守护,当暴力沦为了权力的护身符,世间再无净土。

当武力用于杀戮,当暴力致力于对贵族利益的维护,世人日渐麻木。

盛世长安,就仿佛盛唐皇朝一般,看起来依旧是那般富饶强大,疆域辽阔,四方来朝,繁华依旧,然而内里却早已是乌烟瘴气。

上层贵族依旧醉生梦死,享受着祖宗的荣光,下层人民被欺压愈甚,身处安居乐业的表象中怡然自得。而那些中层士族,也大多尸位素餐,或许在为官之前大多有经天纬地之志,但当自己掌握了权利之后,却大多在短的自责和羞愧以后便开始坦然享受自己的既得利益。

古有儒脉名臣,文脉领袖孔圣看不过天下乱局,曾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结果持所写万言书觐见皇朝圣主,陈情朝中现状,请求改革,却当真落得个被贬谪回乡的下场。除此之外,更是连累得儒脉失去了皇家推崇,二百年来一蹶不振,传承近乎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