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蓦然回首
“吕先生呢?”
扶苏张望了大堂四周,并没有发现吕老的身影。地上铺设着干净的竹席,前方是一张四四方方的雕花方案。方案对面,黑衣女子端详着他,面容恬静一如窗外的乌蒙烟雨。
“吕先生已经拜会友人去了。”黑衣女子盈盈浅笑,“我是吕先生弟子,风歌。”
扶苏望着这张精致的面庞,乌黑的眼眸如一潭春水,微波潋滟…他平复了一下心绪,淡淡地道:“我知道。”
“天雨淅沥,春意犹寒,”叫做风歌的黑衣女子樱唇轻启,音色如山泉漱玉般清澈柔婉。她右手挽着左手飘逸的广袖,提起方案上的鎏金色茶壶,往一只空荡荡的青铜镶玉茶盅倒去,“公子,一盅热茶,可以暖和身子。”她双手捧着茶盅,递给了扶苏。
扶苏接过茶盅,放到了嘴边,隐约嗅到茶盅边上残
留的余香。那是种淡淡的香气,宛如空谷幽兰含露吐息,一丝丝,纤细如豪,钻入他的鼻窦,他的肺腑。他低头啜饮了一小口,细品一会,当即赞道:“姑娘所泡香茗,入口甚甘,滋味无穷。”
“是么!”风歌流露出惊喜的神情。乌黑的眼瞳微微睁大,目中的光芒骤然亮了几分。
扶苏微笑着点点头。
黑衣女子欣喜得有些无所适从,伸手拢了拢胸前的一绺青丝,三月芦芽般纤细的手指如梳子般捋过,青黑色柔光似水的青丝一根根从指缝间漏出。她的锁骨凹凸分明,似一对玲珑玉锁,却锁不住那修长的颈项;她的肌理丰润光滑,肌肤晶莹如脂,仿佛吹弹可破。滚着花边的黑色抹胸上绣着一丛淡金色的山茶,花开三朵,各表两枝,金枝玉叶沿着优美的曲面横起四伏。
帘外春雨如幕。
小楼窗微摇,风声如诉。
扶苏望着茶水倒影,恍惚中失神。
“这茶有个好听的名字…”风歌嚅了嚅嘴唇,眸光璀璨,“叫做忘忧茗。”她细细打量着扶苏脸上的细微变化,“不知公子饮了之后,可否感到自己忘了许多忧愁?”
“忘忧茗?一杯茶,何以忘忧?”扶苏摇摇头,涩然一笑。
风歌面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有些失落地看着他:“公子有什么烦恼,可否分享与我?让我分走公子一半的忧愁,公子也许就能轻松许多了吧。”
扶苏听到这话,不觉咧嘴笑了起来。
风歌也跟着笑了,红唇之间,贝齿如雪。
扶苏觉得女子亲近友善,便放下了警惕心,徐徐道来:“此次出关云游六国故地,于归程之中我偶遇了一位燕国乐师。洛水之上,两舟相遇,击筑长歌…他的筑声和歌声…空空然如秦川飞雪,幽幽然似孤鸿过月。我当时也忍不住取出桐木琴一把,盘膝于船头,抚琴而歌,吟唱做和,以为《琴风》…”
风歌竖耳聆听。“想必公子必将此人引以为知己了
吧?”
扶苏双目放空,不知是在看窗外的雨幕,还是在听风吹过街道的声音。“我平生喜好抚琴。母妃曾经说过,若将心事付与瑶琴,知音者,自会读懂你的喜怒哀乐。我活了这么多年,抚琴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一个母妃所说的‘知音’…”
风歌含笑道:“清扬夫人是秦国第一美人,就连那种寻觅知音的痴心,都似‘清扬婉兮’。真是人如其名。”
“他是否知我之音,他从没说过。但我知其之音,当时肺腑荡然,心潮澎湃…难道他又岂会不知我之音?”扶苏陷入了一阵怅惘。风雨楼阁之中,响起一声轻轻的叹息,流露着百年的孤独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