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道家漫话】
(一)张良与道家
历史上,张良传奇的一生都与道家思想息息相关。
他通过道家“天道”思想找到了政治靠山刘邦,又
运用“以弱胜强”“以退为进”的道家“顺天”思想,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大汉王朝建立以后,张良又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政治措施,恢复经济,修养民生;最后又出于道家淡泊名利、珍视生命的思想,走上了归隐之路。
(二)道家与现代科学
道家思想是华夏文明史上的无上瑰宝,这个自不必多言,但很多国人都将道家思想视为虚无缥缈的古代哲学,其实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道家思想的神奇。
在这里,作者以现代科学思维,浅谈一下道家思想。
1.宇宙的起源
“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是被主流科学界认定的理论。宇宙的最初,只有一个物质密度无限大、时空无限弯曲、热量无限高的“奇点”。(道生一)
2.物质的构成
“奇点”剧烈膨胀,形成了最初的宇宙,而后电子
、质子构成了原子,原子又构成了分子,从而构成了物质。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负电对应“阴”,正电对应“阳”。(一生二)
物质的最初只有无机物,无机物构成了天地山川。物质的更高级形态是有机物,各种极其复杂的有机物偶然排列组合,逐渐形成了各种新陈代谢系统,于是又逐渐演化出各种生物。(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道家哲学语言,是对宇宙万物的复杂演化的高度概括。
3.道家思想的未来
物质的尽头是什么?这是现代物理学一直想弄明白的问题。
研究物质,或许未来人类能突破光速的桎梏,真正实现星际远航,将人类文明播撒到银河系中;研究物质,或许未来人类能摆脱肉身,以量子态存在,从而获得像“神一样的永生”。——或许,科学的尽头应该就是神话了吧。
道家思想中,经常会出现“气”字。
比如:太初之气、阴阳二气、五行之气。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看待的话,我觉得应该用“能量”这个词去对应“气”才合适。(或许“气”改为“炁”,更能对应“能量”这个词)
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物质能量公式。
e=mcc(能量=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可见能量与物质是可以互相转换的,道家也说,各种各样的“气”构成了各种物质,这也是没问题的。(质子、电子的本质或许仍是能量的某种形态)
上个世纪末,中国的甘永超教授预言了“太极粒子波”是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太极粒子波有“黑波”“白波”。这个思想显然与太极阴阳鱼图有关,当然也与现代物理学中的波粒理论有关,这是典型的东方哲学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的结合。(质量表现为“粒子”,能量表现为“波动”。)
至于未来物质的更微观的研究,我觉得或许带着道
家思想去研究,可能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道家思想,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