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诸葛亮的千古大义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悔恨斩了幼常,如果当初军中有你这般聪明之士,幼常也许不会死.....”

“马参军辜负了丞相,丞相既然已经处斩了他,又何必自责?”姜维大惑不解地问。

诸葛亮仰天长叹,伤心地说道:“世人都说是幼常

负了我,其实是我负了幼常啊,我心里是有苦难言。

幼常是旷世奇才,深得我心,知道我军自入主益州后,一直派系复杂,既有先帝遗部荆徐旧臣,又有益州本土士族。益州派系但求自保,无多战心,北伐还须倚仗荆徐旧将。幼常与我同起于荆州,我平日里待他如同亲子,一直期盼他能够有所作为,他日成为大汉栋梁。幼常知恩图报,一直想替我维护住北伐大旗,竟然主动请缨去守街亭。

我明知幼常无统兵经验,但是为公想让荆州主战派文臣掌握军权,激励北伐士气,为私想让幼常出人头地,一战成名,竟然答应了这个糊涂的请求。但是常言道,慈母多败儿,我对幼常爱非其道,致使他性情变得高傲,加上众望压力之下,他变得更加刚愎自用,举止失常。我知道他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离开了我的庇护他也能独当一面,能为我分忧扛起北伐大旗,因此才偏执的违背我的指令。

幼常丢失街亭后,三军激愤,为了正明军纪,也为了安定众心,平息派系之怨,我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

决定付出代价,挥泪斩了幼常。我虽然号令严明,但也是凡夫俗子,我斩幼常,如斩骨肉,肝肠俱断。那一刻真的痛心疾首,又悔恨不已,回想起先帝曾对我说过马谡不可大用,方知先帝的意思是让我循序渐进的栽培,不要揠苗助长突然委以重任。我那时才知道先帝的高明,我能不及啊。

其实不是幼常负我,是我害了幼常啊,如果不是我对他溺爱不明,他不会变得如此目中无人、小视敌军;如果不是我一时糊涂,派他在重压之下去守护街亭,他也不会铸此大错。如果我能让幼常多些历练再上战场,他日后也必定可以成为我军栋梁。这一切都是我用人不明,终致北伐无功,幼常抵命,实在是害人害己啊。

这些话我平日无法与人说,为了维护北伐大业,我只好让幼常继续承担着骂名,咬牙继续前进。只是每每夜深人静,我想起这些无不痛哭流涕,不知幼常在天之灵能否原谅我?千古之后,是非功过后人该如何评论?”

姜维听完感动不已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马参军既知丞相,定能体察丞相良苦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北伐大业!”

诸葛亮咳嗽了两声,叹息道:“唉,北伐大业,其中用心,真正有几人知?世人都说我为报先帝,为了个人私名,穷兵黩武,以卵击石。

的确,我是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子民。如果大汉果真不可扶,于天下百姓再无益处,我诸葛亮也绝不是为了个人声名去尽愚忠而弃天下于不顾之人。

我大汉立国四百多年,虽然到桓灵二帝,朝政腐败,灾难频频,引得天下大乱,但是大汉留下了一套成熟的治国体系和纲常伦理,只需用人得当,君贤臣明,还是能够重回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