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发现自己的容貌异于常人,皮肤略黑,头发黄褐。尽管五官脸蛋俊俏,身材苗条,黄月英的异样还是使得她成为士族中的异类。
从那时起,黄月英就基本上没有和其他士族的女儿家来往,她可以看得出,那些人在眼里潜藏的种种情绪,那种不轻易间流露出来的嘲笑又或是同怜惜等,都让她很难受。
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黄月英宁可自己一个人,就这样待在黄家院里,翻看着家中的各类藏书。黄家藏书极为丰富,黄月英又天资聪颖,很多内容往往过目不忘。她尤其是对一众器具工艺十分感兴趣,经常动手做一些木头或铁制器具,也许在她的眼中,至少这些木头、铁块什么的不会因为她的容貌而对她有所不同。
眨眼间少女长大了,哪个少女不怀春,但到了婚配
年龄,却无人来求亲。黄月英不以为然,她自己是巾帼奇女子,自然心高气傲,平日里的那些士族纨绔子弟她是看不上的,须得找一个盖世伟男子才能般配。
父亲黄承彦苦苦寻觅,终于有一日在隆中寻到一青年。黄承彦与他交谈后大为惊异,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志,连忙回来询问女儿心意。黄月英是个主意极强之人,只见她眉头紧锁,给父亲提出要三试其人。
黄承彦欣然应允了。对于这个女儿,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怜爱和欣赏,他既对女儿的容貌感到愧疚,又对女儿的惊人才华感到欣慰,所以但凡是女儿的请求,哪怕是身为女儿家不喜女工却成天喜欢折腾工艺器具,他也无所不应。
一试其德,黄月英交代父亲上门求亲时,只说自己容貌丑陋,但是才华出众,可堪匹配,观其反应如何。黄承彦欣然前往提亲,没有料到的是,青年虽然听说了黄月英的丑貌,但是也非常倾慕她的才华,居然高兴地当场答应成亲了,甚至被邻里嘲笑“莫学孔明
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也毫不在乎。
这引起了黄月英极大的兴趣,她迫切的希望看一看这个娶妻重才不重貌的奇男子是何模样,要知道,那时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便有了二试其才。她求父亲邀请青年上门论道,畅谈心中理想,自己则偷偷躲在帷帐后观察。
当见到青年白衣飘飘,英姿勃发的样子,少女的脸唰的红了,好一个容貌甚伟的美男子!自己要求别人重才不重貌,如今却被男子的容貌气质所吸引,黄月英不觉地笑出了声。
但当青年开始畅谈心中大计时,黄月英又深深地为青年透出的济世救国情怀所折服,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奇男子伟丈夫吗?黄月英常恨自己身为女儿身,不然生为大丈夫,生逢乱世,正当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听着听着,黄月英早已芳心暗许。
但是这个青年毕竟未出茅庐,不知度量如何,他日能否胸怀天下,成就大事呢?黄月英决定三试其量。只见她从帷帐后轻声说道,“请父亲代我赠与先生一
羽扇。”
黄承彦虽然不明白原因,但是依然照办了。黄月英在帐后问道:“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
青年答道:“是礼轻情义重吧。”
黄月英笑了笑:“可知还有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