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命悬一线

第二天,诸葛亮床前,吴普正在细细把脉,身后站立着姜维、杨仪等众多文武。

诸葛亮五丈原之行所带文武众多:

武将之首是原汉中都督、假节、南郑侯、大都督魏延。

其他蜀汉名将有国舅高阳乡侯、车骑将军吴懿,常作为魏延副手随军参战。

中监军、卫将军姜维,掌管五丈原大营禁军,随身护卫诸葛亮,参谋军事,为诸葛亮首席爱徒。

虎步监孟琰,统领虎步营,归卫将军姜维麾下,随身护卫诸葛亮。

安汉侯、征北大将军王平,蜀汉后期仅次于魏延的大将,帅王牌五部无当飞军,随卫将军姜维防守大营。

左将军句扶,统帅蜀汉精锐突将賨兵,归征北大将军王平麾下,随卫将军姜维防守大营。

中级将军有镇东将军辅匡、后将军刘邕,军师将军兼军祭酒董厥,威南将军胡济,讨虏将军上官雝,建义将军阎晏等。

文臣之首是蜀汉四相之一、大将军费祎,随从诸葛亮北伐,负责丞相府日常军政事宜,军械粮草、兵员补充、内政外交,为北伐前线丞相府首席重臣。另有名臣、司空杨仪,随丞相诸葛亮参赞军事,筹措粮草。

可谓人才济济。

因为事关重大,姜维和杨仪商议后,只请了魏延、吴懿、王平、费祎几位重臣请来议事。

此刻众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吴普的诊断。

大都督魏延率先忍不住,叫囔了起来:“哎哟,先生,丞相到底如何了,你倒是说个话呀!”

大都督魏延,字文长,是蜀汉头号名将。魏延体长八尺,面如重枣,身姿雄壮,尤其是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精光闪烁,颇有威严之气。他追随先主刘备,入益州,攻汉中,身经百战,数有战功,深为刘备器重。

刘备称汉中王后,力排众议,将汉中太守的重任授予魏延而不是张飞,使得魏延一跃成为蜀汉独当一面的边疆大将。而魏延也再次证明了刘备的独具慧眼,镇守汉中近十年,使得汉中防线固若金汤。

之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偏师在阳溪大破曹魏雍州剌史郭淮、后将军费瑶的大军,又在卤城野战中率领吴班、高翔大败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吓的司马懿退兵保营,再也不敢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