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后的北伐

首次北伐曹魏旗开得胜,却因为参军马谡的刚愎自用而功亏一篑。之后曹魏意识到诸葛亮的危险,全力防御,更委派“龟缩大师”司马懿为大都督抵抗。司马懿敌不过诸葛亮,但知道粮食是诸葛亮软肋,便深沟高垒,宁愿顶着重重压力与骂名,也坚守不战,

对此诸葛亮也无可奈何,历次北伐都粮尽退兵。

时间转眼就到了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五十三岁的诸葛亮即将迎来“历史上最后的北伐”。

说回车里,只见诸葛亮紧闭着双眼,早已老泪纵横。

刚才的孩童是诸葛亮的唯一的幼子,诸葛瞻。那名妇人便是诸葛亮的正妻黄氏,黄月英。

诸葛亮因为忙于政事,极少顾家,与黄月英婚后多年仅仅育有一女,取名诸葛果。诸葛果虽然聪明伶俐,十分受诸葛亮喜爱,但终究是女儿身。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诸葛亮不愿娶妾,便从东吴哥哥诸葛瑾处求得侄儿诸葛乔作为养子,没想到诸葛乔不久染病早逝。

黄月英知道诸葛亮不愿违背当初长相厮守的誓言,但是自己高龄已难以生育,绝不能让诸葛家断了香火。于是做主让诸葛亮迎娶家中自幼抚养的婢女杨氏为妾。诸葛亮执拗不过,只好应允,终于在诸葛亮四

十七岁之际由杨氏诞下一子。

诸葛亮老来得子,不禁喜出望外,取名为诸葛瞻,寓意瞻仰古贤,立为嫡子后,仍交由黄月英抚养。

对于独生幼子,诸葛亮平日里格外疼爱。虽然聚少离多,每次从汉中前线返回成都,诸葛亮都要专门抽时间陪诸葛瞻玩闹,享一享这天伦之乐。

如今距离上次北伐已经过去了三年,诸葛亮在蜀中经过了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吸取之前经验,广积粮草,想六出祁山再战曹魏。皇帝刘禅批复准许后,诸葛亮便立即返回家中收拾行囊。

八岁的诸葛瞻好不容易才有三年与父亲共处的时光,便哭闹着不让诸葛亮离开,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幼子的哭喊声令诸葛亮撕心裂肺,他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加上现今年事已高,如此父子情深怎么能不让人动容落泪。诸葛亮很想掀开帘子,再看一眼爱子,可他终究还是忍住了。

瞻儿啊,为父对不起你,谁让你是我诸葛亮的儿

子。我宁愿负了你,也绝不能负了大汉子民。

一旁的将军见这情形,俯下身来轻声向车里问道,“丞相,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