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军制再改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23 字 9个月前

的生计,会影响军队士气。

所以将府提议,响应军心延长士官、军官服役期限。

现有的成熟火器体系支撑下,军士的技能熟练度,远比军士的体能要重要。一个士官完全可以四十岁退伍,二十年经验的老道士官,将成为军队中最牢固的中坚力量。

当然,士官升任军官是常规,没有那么多坑安置老士官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新的军制改革就两个方面,第一是延长军官、士官服役期限。

第二则是侧重士官,原有士官五级不变,在队、哨、营、团、旅指挥体系内,增设士官幕僚团队,增加安置高资历士官的坑。

队、哨一级只有正副军官,过于单薄,组建士官幕僚团队负责军队的操训、日常杂务。保证缺乏军官时,军队的组织性。

营、团、旅已经有专属的军三司,现在增设士官

幕僚团队增加坑位是一个原因,增加指挥机构的熟练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只要有成熟的士官幕僚团队,就能完成军队最基本的运转任务。他们相对于不断任迁的军官、军三司官员来说更熟悉军队。

以后组建新军团,拉出一批老士官再补上一帮士官,就能把军队架子搭起来。然后往里面填各省卫戍军队、指挥官、军三司以及军械,一个军团眨眼间就能拉扯出来。

现在三京都设有士官、军官讲武堂,学期分别为三年、四年,其中各有一年要在禁军体系当值,表现优异的充入宿卫体系。

士官升任军官,尉官升校官,校官升将官,都必须进入宿卫体系历练。换句话来说,增长士官、军官服役年限,是军队发展要必须的改革,也是士官、军官所渴望,也是不得已。

禁军体系的坑位很多,可宿卫体系坑不多,还要承担军官升迁的必经跳台。所以坑位很紧张,很难保

证所有军官都能有充足的宿卫经历。

宿卫屡历,是一种镀金,也是维持忠诚的必要环节。

延长士官、军官服役年限,换言之就会减少军官录取和士官提拔名额,以数量换取质量,减少培训军官、士官的资源消耗,让宿卫体系的坑,用的更有意义。

另一个方面来说,那些早早退役的军官、士官,也是一种安全隐患。不能妥善安置这些人,有充足经验的这些人,就是极大的隐患。

杨肇基询问这件事,朱弘昭拖了很久,他也在细细研究这东西,感觉这套体系很熟悉。感觉没什么问题,就许给杨肇基着手推行。

现在已经在警役体系有充足的军官、士官储备,可以减缓提拔数额。

另一个原因出现在民间,各省有意设立讲武堂,被朱弘昭驳回去。讲武堂只能设立在三京内,由各省武举人或文秀才、监生进行武科考试,合格后进入三

京讲武堂。

换言之,武进士以后只能从三京讲武堂里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