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不知不觉间,已经靠到跟前,连辰凌都不知自己如何下得石阶,彼此相隔只有几尺的距离,相视而笑,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清瘦了。”
“你更加健壮了。”
“语嫣,这些日子还好吗?”
“辰哥,你的脸顿…”
洛语嫣注视着他的脸,触摸惊心的一道疲痕,尤为远眼,曾经英俊潇洒的青年
公子,风流倜傥,如今已充满沧桑之感,流露着沙场百战死,金戈铁马的男儿英雄气概。
辰凌苦笑一下:“是不是变丑了?”
“不,更有男人气概了,辰哥,你的事迹我都听说了,你真是个大英雄!”洛语嫣眸光中带着湿润,真挚地答道。
“来,进客厅相叙。”辰凌不想让府内上下都看到彼此的关系,引入客厅内,孤男寡女,竽独相对,恍如隔世。
“语嫣,你这一年来去哪里周游列国了,史书撰写的如何了?”辰凌问起,因为当时她离开大梁时,正要写一部史书,四处采风,搜集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乡间野史,与正史融合,著书立说。
当日洛语嫣还邀请他一起离开大梁,劝他放弃这里的权势,不愿看到他被槐钰、公孙衍等人利用,被太子等人欺负,却被辰凌拒绝了,因为他有自己的使命和身世秘密。
洛语嫣淡雅如仙,轻柔说道:“我一路北上,搜集了一些魏地、赵地、燕地、中山的史料,还未来得及伴细整理,要把这些资料捋顺,按照一定的年限和诺侯进行编订注写,有时候我在考虑,是按照《春秋》的方式,还是按照《国语》体式进行编著?”
“有什么区别吗?”辰凌问道。
洛语嫣雪肤楼?唇,容颜绝_,点头道:“当然有,《春秋》是鲁国编年史,经过孔子修订,简括地记录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的历史,微言大义,抒发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崎思想
“《国语》是国别史,分二十一卷,分别记我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的史实,但不是完整系统陈述,而是有选择记录一些事件,各有利弊,但都不能把我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因此有些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