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官义,民利

“哦?”徐清转头看过去,只见一青年御史站了出来,但他旁边的其他御史则皆是拉他。那御史心中也是有些发毛,不过,他见徐清已经看见了他,也是不退缩,反而进一步道:“徐大人,下官听说徐大人乃饱学之事,难道不知官府不与民争利之言?”

徐清笑了一声问道:“那这位御史以为什么是争利,本官之何言为与百姓争利?”

那御史答道:“徐大人说放贷与民,不是争利是什么?古君子与民说义,不与民说利,然徐大人所说之办法,句句不离一个利字,我等衣冠,可否?”

徐清摇头道:“那不放贷,御史以为如何给百姓粮食?”

御史正色答道:“下官以为,徐大人说取富而济贫之策,乃是正解,但不能借来借去。下官以为,劝富户接济百姓,才是君子之道。”

“哈哈哈.......”徐清大笑,回到:“这位御史应当是没有亲民官之经历吧?百姓好小利,得之则喜,

失之则怒,若是白给百姓,他们必以为此物必得,而不勤劳。富户不得其利,徒以空口说义,即便是其愿意出钱,也必定心中不平,甚至不真心出力,在粮食里掺灰还算好的,若使用腐败粮食来做,则适得其反啊。”

二伟人曾说,先富带动后富,于是乎许多人干等着别人先富起来,而自己则偷懒耍皮,什么都不做。以为这样,自己便会跟着富起来。十年之后,猛然惊醒,怎么其他人全富了,而我不富?为何国家进步了,而我不进步?于是乎便骂了,别人之富裕,皆是为富不仁,国家之进步,皆是假话。此等人,有二面孔,称为佛系。

御史之话,也是这样。让富人去白掏钱,谁愿意?既是愿意白出,能比得上别人用这个来做生意?

御史听了徐清的话,也是疑惑,书上不是说的,百姓皆是淳朴善良之辈吗,怎么会如此计较利益。徐清见他如此,便对那些赶过来的刺史道:“诸位是亲民官,百姓之难调,岂非吾说的?”

刺史皆是点头,御史见了,胀红了脸道:“不不,义.......利.......为官,为民.......君子.......”可他说着,也觉得自己的话是纸上谈兵,说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