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灾民

“付不起房租的,皆由本县垫付。”赵璐淡淡道:“其实免费征用也可,但让百姓得些好处,自然更加配合,将来和灾民共处,也可以更融洽。”

“垫付了还要还么?”詹增追问道:“不还的话你县里付得起么?”

“当然要还,不然本来出得起的灾民也不出了。”赵璐道:“出不起钱不要紧,可以以工代赈。”

“原来如此。”众人解了,徐清心里也乐了,这是他心里想了的。

詹增又问道:“灾民散处,如何熬粥?”

“既然散处,就不熬粥了。”赵璐答道:“改为按人头发米,两日一给。”

几位县令相互看了看,低头想了想,似乎也无不可,安置灾民的事本就是马马虎虎应付,如今想出来这个办法,想必不能吹毛求疵。

众人都看徐清脸色,徐清道:“此略可行…”,于是众人说:可行可行。

赵璐却忧虑的说到:“学生还有一事无解。”

“何事?”

赵璐两手一摊:“就是以工代赈,这‘工’从何来?我县境内不用修桥,城墙也不用修补,没有用工之处啊…”

徐清笑了一声,接住赵璐的话尾道:“此事易耳,择有技之人从其旧业,打铁的为官家打铁,木匠就为官家做具,不怕没得用处。其余人嘛,我也有地方安排…”

众人问:“何处?”

徐清慷慨道:“想要富,先修路,我打算在南皮、海兴、黄骅到沧州城之间修一条砖石大路!”

“有采石之地的铺石,无采石之地的烧砖,修的路两辆马车要能并行。不仅要能贯通三县与沧州城,还要沿途能勾连各大乡镇。”

“壮士可以烧砖采石,妇女可以,孩童可以拾薪,老人可以帮着做模,人人皆有所用,按工时发放粮食,人人皆可自食其力。”

“灾民驻扎在各大乡镇,县城,可以多点同时开工

,向两边延长。这也是灾民分置的优势啊…”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有人问道:“为,为为啥要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