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渤海有危

再将小盌放入铜盆里,继续用剩余的冷气镇一下。盏茶功夫,几十份冰镇杨梅汤便好了。

水是井泉水,就是喝凉白开还有一丝清甜,梅是有机绿色梅,个大肉厚,酸甜正宜,吃一个,暑气大减

三女各自吃了两碗,徐小清也沾了一点点汤汁儿,笑得咧嘴,剩下吃不完的分给下人们吃。

又做了不少,那冰镇着,黄家,刺史府里,沧县县衙里都送过去不少。夏季吃冰,沧州这里除了徐清家里的人,其他人都没有过。黄家和那些接了徐清这一碗杨梅汤的,无不感激涕零,称徐清从天上带来神物都分与他们,殊不知徐清家里上上下下,连倒夜香的下人也有一天一碗的福利。

徐清在清理世家的店铺时,特意留下了几间好房子,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不久,正值三伏热天的时候,自家冰坊在沧州来办。一开始只有三种商品——冰镇杨梅,冰蜜糖水,冰镇浑酒。但就是这三种冰爽之物,一炮而红。

普通百姓也能花上一两文钱买蜜糖水喝,稍富裕一些的人家就吃杨梅,若是爱喝酒的,就来一盅冰酒尝尝。天气热,徐清的冰坊更热!

连开三家店,依旧缓解不了门口的拥堵。蜂蜜,杨

梅,浑酒不过是寻常东西,但有了这夏季之冰却倍添风采。物以稀为贵,百里之外的食中客也要慕名而来,吃一吃这稀罕之物。

但若让他们知道,徐清每天睡觉都要在房间里摆上上十盆的冰,恐怕会冲进刺史府来抢了吧?

日进斗金的冰坊,徐清也是用别人的名开的,不放在他自己的名下。这一个小小的冰坊,不仅给徐清带来了一大笔收入,让他减少“染指”刺史府金库的次数,还在不经意之间还带动了沧州的商业发展。本是商业不太活跃的夏季,也有了一大批商人来到沧州买卖。

于徐清而言,除了冰坊最开始几天的时候还有些兴奋,到最后,又觉得不过是钱罢了,钱,徐清还少吗?

于是日子依旧平平淡淡…

可是这一次,徐清想要寻找刺激的愿望有机会实现了。这个机会,却让徐清的心,吊的老高。

一天,徐清正在地里理瓜架的时候,以前来过的那个徐琪的信使又来了,这一次不再是带来海贼的消息

,而是:

“篡逆之贼,联合高丽,奚族攻我渤海!贼众渤海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