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章徐小清出生

薛定谔的猫,你不去打开盒子,永远不知道猫的死活。徐清知道了是男孩之后,他才发现比起男孩,反而是喜欢女儿多一点。

“男孩不好吗?”荀雪儿反问一句。

“不不不,我只是男孩要是长得像我,不如女孩长得像你…”徐清忙解释到。

荀雪儿噗嗤一笑,不过转眼觉得徐清没有夸她生个好宝宝,便是不依,轻轻咬了一口徐清。徐清也回应了一口,然后道:“雪儿,你说给他取个什么名字的好?”

“你是父亲,自然你来取,可以先取乳名,正名可

以以后再取。”

“就暂时叫你一秋吧!”与此同时,另一个平行世界,北京某胡同,一个编辑打了和大大的喷嚏。

孩子睡得沉,二人没法逗.弄,便陪着一齐休息了。

新晋父母欢乐多,一切关于孩子的事,徐清荀雪儿二人都感到好奇。好在乳母经验丰富,不然依着徐清的毛手毛脚,还真有可能养不大这孩子。

不久,徐清有了孩子的消息传遍了沧州。各级官吏,四方豪右,皆来道贺。

草长莺飞二月天,真正的春天来了。

徐清当初和李渊说的是,温饱之后明法度,兴教化。如今温饱已经暂时无虞,除掉了沧州盗匪和世族之后,普通百姓不偷不抢,根本用不着明法度。常有一些民事纠纷却不是明法度能做消除的。于是兴教化就提上了日程。

以前的官府,眉毛鼻子一把抓,民政,刑律,国土,教化,全归县太爷一个人掌管。这自然不行。要

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认知是不同的,即便是圣人,一碗水也难以端平。县太爷一个人管这么多事,不是轻视了民政,就是轻视了刑律,反正管不到全面。

所以,要做事情,还得专人专事,责任到人,这也是徐清之前设立商税司的目的之一。

少年智,则国智,教育事业,关乎千秋万代,徐清不敢怠慢。天气一好起来,便要筹备建立学校的事情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徐清决定先建立教育局,招聘教师。

“告示:刺史牧民,使其有温饱,明法度,知礼法。上知有君父朝廷,下知有父母兄弟,忠孝悌义,智美体劳云云。今建教育局一所统管四县教化,再建学校二十八所,每县咦人口分多寡。再募教师六十,吃住朝廷供给,给官身。”

“告示:沧州四县原有私塾,皆需登记在册,每年考核,如有滥竽充数,误人子弟者,立即惩处。”

“告示:新建学校,学费书本一律官府供给,凡八岁童,皆可入学。”

一次三份告示贴出去,响应者如云。上一次招募干事巡街就要不少人自叹脚步太慢,没有选上,这一次,哪怕是挤破脑袋也要去混一个官身回来。只可惜,这次招的是教师。一些掏粪,做田的来应聘,奈何他们自己一字不识。只能是悲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