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虽然觉得房遗爱说的有道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宣传的榜样,但是就这样给他加官进爵,好像不太和常理。
房遗爱见魏叔玉面露迟疑,立即接着说:“叔玉大哥,你想想,从贞观开始,陛下一直都奉行藏富于民的政策,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余粮,至于那些乡绅,家里就更多了,他们只是不愿意拿出来而已,如果我们用黑三树立了这么一个榜样,以他们的性格,能放着便宜不占?”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如果对捐赠的人都进行加官进爵的话,岂不是成了变相的卖官了吗,这可是朝廷的大忌啊。”魏叔玉一脸担忧的说道。
“魏大哥,谁说都这么奖励了,黑三是第一个,当然应该重赏了,至于后面的,口头嘉奖一下就行了,捐得实在有些多的,就给他封一些名副其实的称号,反正我们也没有什么书面承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的。”
“遗爱,这么做会不会有损朝廷的威严,而且我总感觉是在欺骗他们。”魏叔玉还是有些难以释怀。
“魏大哥,特殊时期就得用特殊的手段,我敢保证,我们赈灾队伍所到之处,那些官员都会竭力表现得十分的寒酸,而且肯定还有不法商人,借机囤货居奇,别说灾区,就是周边地区的粮食,价格肯定也已经涨得十分的离谱了。”房遗爱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遗爱,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朝廷的政策,朝廷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天灾,物价都会被严格控制的,他们不敢乱涨的。”魏叔玉信心十足的说道。
“叔玉大哥,你了解政策,但不了解商人的唯利是图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开的市价不让涨,他就不在公开的市场卖,通过私下交易卖出高得离谱的价格,这种情况下,粮食就等于命,再贵的价格,他们都会买的。”
在魏叔玉看来,房遗爱的担心纯属多余,他不相信有人为了多得一点儿钱,甘愿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他相信鸟为食亡,但他很难相信人可以为财死。当然,这不是说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根本不知道钱财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当魏叔玉听说,黑三捐赠的银两多大七百两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按照长安的物价,大米是五文一斗,七百两就可以买上千斗的大米了,如果再熬成粥,可以救很多人的性命了。
魏叔玉一激动,冲黑三深深的鞠了个躬,十分动情的说道。
“黑三义士,我代表山东的父老感谢你的救命之恩,你有什么愿望尽管对我说,只要在我魏叔玉力所能及的范围,我都会答应你的。”
黑三偷偷的看了房遗爱一眼,房遗爱轻轻的摇了摇头,他立即大义凛然的说道。
“魏大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天经地义的,我只不过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奢求大人的任何赏赐。”
魏叔玉怎么看怎么觉得黑三不像好人,但这家伙做的事情和说出来的话,又让他没有办法挑剔,他只好按照房遗爱之前的建议,十分果断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