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白刑杀计

笑藏刀 吉林大侠 3374 字 9个月前

“愿与将军共担!”

“愿与将军共担!”

白刑很满意手下的反应,假意掩面擦了擦眼泪之后道:“老夫又兄弟如此,死而无憾也!”

很快,白刑将具体的事务安排了下去,保证了不会再有问题,这才哈哈大笑,满足的离开帅帐,自己也去做安排了。

他已经能够想象到楚希儿四面楚歌的样子了,小娘们,和自己斗,还嫩了一点!

与此同时成州动起来的不仅是只有白刑,还有楚希儿,楚希儿听着南宫清漪的回报,微笑着点点头。

“果然,这个白刑动手了,他这是完全不顾这些百姓的生死啊!真是狠辣!”萧桓脸色难看的骂道,白刑居然下令屠杀,就已经不会顾及成州百姓的生死了。

“哼,此人和那魏同喜沆瀣一气,他想控制手下的军士,粮草也是绝对不可以少的,看来情报上说,这个白刑收手魏同喜的贿赂和他一起哄抬粮价是真的了,好啊,这么一逼迫,这些深藏起来的牛鬼蛇神也都统统显露在阳光下了,好啊,正好,让我们一网打尽就是了!”

楚希儿轻轻喝了一口清茶说道。

萧桓眉头皱起:“希儿你的计划虽然万无一失,但是终究还不是十全十美了,你要知道,二十几万灾民,不是那么好掌控的,一旦群情汹汹起来,可不是一个圣人可以弹压的,那些大商人,大官绅虽然可恶,但是你这一下子几乎就得罪了个干净,日后怕也是个麻烦啊!”

“哼,自古政权,就没有不沾血,不沾杀戮的,这些人既然已经不在意我楚国百姓了,我们何必在意他们呢?一群尸位素餐之人,早已经失去了民心,楚安王上台之后,就一直在和他们争斗,这一点,我楚希儿也会坚持下去,这些人才是楚国最大的障碍,既然不能和平演变,那就让那些贵族老爷们多留些血好了,只有他们多流血,百姓才能少流血,如此,希儿心中确实没有半点不适!”

看着楚希儿认真的样子,萧桓微微一笑,一个为了百姓惜命的楚希儿,即便双手沾满了鲜血又能如何?那些都是该杀之人。

“好,既然如此,我就去早作准备了,外一场面弹压不住,说不定还要牺牲一些人,你就不要出面了,毕竟,你是圣人啊,圣人只能悲天悯人,不能沾染鲜血和因果。”萧桓坚定的说道。

“桓哥哥…”

楚希儿,轻轻的抱着萧桓的手臂,把秀发轻轻的靠在萧桓的身上,这样,总能给楚希儿带来他想要的安慰。

萧桓也是轻柔的抚摸这楚希儿的秀发,双眼中的坚定和杀气慢慢聚集,那个漠北杀人将军,在这悄然之间已经慢慢回到了萧桓的身上。

实际上白刑也是不确定的,他不敢确定这些将校有没有胆量和自己一起,将已经有了圣人之名的楚希儿干掉。

白刑是愤怒了,这个楚希儿如此戏耍自己这是在逼着成州军哗变啊,一旦成州军哗变,死的就不仅是他白刑了,还有他远在京都的妻儿父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今被楚希儿逼到了这个份儿上,白刑哪里还会顾忌这么多,白忆压根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书生,居然还想着攀龙附凤,也不看看这个楚希儿是什么人,那就是一个祸害!

虽然白刑是白忆的祖父,但是白忆是什么人?那是自己女儿所生的,他那个女婿是个窝囊废的书生,入赘了白家之后,剩下了这个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白刑原本就不是十分喜欢白忆这一家人,自己的女儿当年若不是患有重病,怎么会招

赘这样一个窝囊废的女婿?

这个白忆如今倒是好了,老子当年将他那个窝囊废的父亲送出京都,这小子今日要借刀杀人了?

白刑心中冷笑,看着将校们争吵不休,这才摆摆手:“诸位兄弟安静一下!”

统帅的威严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果然乱哄哄的场面顿时安静下俩,但是整个营帐中却在此时压抑的渗人。

“兄弟们,其实不用我多说什么,大家也应该知道,若是到了明日还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下去的话,这军中必然哗变,即便是我们也不是弹压不住的,到了那时候,不光是你我,就是我等在京都的家人也是有死无生的!”白刑声音沉闷而沙哑。

“将军,您是军中老将了,这营中的军校没有几个不是您一手提拔了,有什么主张还请将军明示,我等赴汤蹈火也愿意追随将军!”

“是啊!将军您说吧,我们该怎么做!”

“狗日的狗屁公主,这他娘的就是在坑害我等啊,这绝对不能忍!将军您就说吧!我们该怎么做?”

看着群情激愤,白刑很满意,当兵吃粮,为的就能吃饱能建立功勋,有朝一日封妻荫子,死,他们是不怕的,怕死就不会选择当兵了。

但是要是有人敢打他们家人的主意,这些军士立刻就会变成亡命之徒,白

刑将他们的将人提出来,要的就是这样的场面,群情激愤,只有这些人统统红了眼,那楚希儿的那个圣人的身份就不足为虑了。

要知道,白刑一开始之所以能听命楚希儿,出了白忆的那封信,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时间,那民间测传说,传说楚希儿是鹿神谪仙,是来拯救成州的,不少百姓家中还供奉这楚希儿的生牌。

在大灾面前,楚希儿的出现却是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原本那些绝望的灾民在亲眼看到楚希儿骑着牡鹿视察之后,纷纷看到了希望,果然,好消息传来了,楚希儿在第二天就下令招兵。

这让灾民们欣喜若狂,不知道有多少人视楚希儿为神人,而楚希儿如此迅速的下令招兵赈灾也赢得了灾民们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