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有了“逃单”记录的萧桓,温酒华显然对他更加不放心了。
当二人身心疲惫的回到客栈时,又一次见识了赵国赵华琛的油盐不进本事,丝毫一品轩的消息都不知道。
不过萧桓却意外的听说了,锁阳之战后面的事,顿时有了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西蜀占据锁阳,没等蜀军屠城三日,楚国卞孝仁便率领大军围困锁阳,大
骂西蜀无信。
声称要广邀诸国共同讨伐西蜀,看来南楚楚安王,还真有高人指点,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了。
不过据说,卞孝仁并没有攻入锁阳,只是在锁阳之地攻伐几战后,便收兵而去,演戏的成分比实际的攻伐要来的更多一些。
这也难怪,北周可是如饿狼一般,时时刻刻的盯着南楚,锁阳本就偏向于南楚,几乎是默认的南楚附属,如今被西蜀攻占,南楚不得不有所表示。
至于南楚楚安王发出的联合抗蜀,那更是笔杆子上说说罢了,赵国与西蜀刚刚联姻。
蜀国更是将代城作为聘礼交割给了赵国,对于赵国来说如今已然捞到了油水,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与西蜀闹翻。
而日益有称霸之风的北周,显然相对苦寒多山之地的西蜀,他对鱼米之乡的南楚兴致更高,何况北周与南楚国界线绵长,本就矛盾不断。
至于具有蛮越之称的东吴,向来都是极为抵触以北周、南楚为主的“中原之国”的。
至于后秦,虽然对西蜀没有什么好感,西蜀北域的大片领土那都是原来后秦的疆域。
但是奈何后秦偏安,更兼蜀赵联合,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齐、陈、姜,三国君主素无大志,更不会主动招惹这些大国。
事实上楚国也没有指望有谁主动和自己联合,只不过遗传自上古的规矩,总讲究个出师有名。
上古史上有一段时期号称“春秋战国”的鼎盛时代,这样一个大时代便与那时候有几分相像。
只不过如今各国已经发展千年,各国国力均不是千年前可比的,那时候诸国出兵,万人已然可以横行天下,但是现在诸国谁家没有个百万之兵。
所以诸国都在蠢蠢欲动,只不过似乎默契的,现在都相对克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