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对钱庄不取缔已经是开恩了,绝不会鼓励钱庄发展。钱庄是不安定因素,万一东主跑路,留下个乱摊子怎么办?
可是李易喜欢钱庄。不仅是喜欢,还亲自操刀上阵,成立了自己的超级钱庄——联邦银行。
所谓联邦,李易解释过,就是联合起来互相帮助的意思。这个银行大明也受惠良多,可是何宗彦总觉得受益最多的还是李易自己,因为自从有了银行,李易就不缺钱了。所以银行真是个揽财的好东西。
大明朝堂上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大明富户不少,银行业却没发展起来?
何宗彦仔细思考,觉得大明主体是农耕经济,家族世世代代积累下的财富不少,却没有可投资的地方。只能依照古训财不露白,把银子埋在地下,藏个结实。
大明地主不愿意成为商人:不经商你是社会地位很高的上等人,经了商你就是贩夫走卒,不登大雅之堂,连穿个绫罗绸缎坐个马车都在犯法的边缘转悠。谁有毛病了,自己往地位低下的商人堆里钻?
严格说李易也没发表什么讲话吹捧过商人。
只是在开荒团地盘,商人可以做官,比如沈足道就是正二品。李易也自己亲自下场,给家族搞了一个太平洋钢铁公司。
大上海纸醉金迷,可是你得有迷的本钱。论起上海活得最舒服的,当然是商人。没看青龙湖畔,当年京师上不得台面的小商人,就和王公贵族比邻而居?这就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商人地位高,来钱快,尤其是大上海连三江通四海,各地货物只要运到那总能找到买主,卖上个合适的价钱。赚钱这样容易,傻子才不去经商。甚至到后来万历帝都急了,也君臣合作,搞起了股份制水泥公司,干起了来钱最快的修路活。
一旦经商就需要存款贷款,银行自然成了香饽饽。
李易这一套组合拳大明可学不来,那是和大明重农抑商的国策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