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章 平步青云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774 字 9个月前

这两年方从哲和李易过从太密,儿子又有不争气的,御史参他的奏折一大堆。如果不是万历帝舍不得这个多年的战友,早把方从哲拿下了。

就是这样,万历帝也不得不物色新的内阁人选。可惜选来选去,德才兼备的人实在没找到。最后不得不把辞官七年的叶向高又请了回来。

叶向高时年六十二岁,见识眼力并没衰退,自然明白万历帝对武将不满意。看向杨镐,肯定是希望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的杨镐,出面证明一下自己。

西线必须一个高级将领统筹大局。就算白杆兵再能打,赖茅这个四品男将军,也未必服气秦良玉,乖乖地听从秦良玉这个外人调遣。现在正是杨镐为君分忧的时候。

可惜杨镐是拔根汗毛都通透的人精,别的不

知道,漠南蒙古林丹汗何等穷凶极恶他是知道的。锦州那样坚城林丹汗说攻就攻破了,掳走的人口一直没归还。士兵将军更是掳走许多,都成了奴隶。

叶尔羌国虽然最近没打过交道,以前可是有过攻破嘉峪关的历史的。自己真战死在那,或者被捉走,那乐子就大了,是洗都洗不清的耻辱。

杨镐心里暗骂叶向高多事。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这个老家伙了?

这可不能坐以待毙。等万历帝拍板了,回旋余地可就小了。

杨镐出班跪倒,启奏道:“万岁,国难当头,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君恩?只是臣已六十有六,老迈年高,精力不济,只怕临阵昏聩,辜负了陛下所托。”

这一句话提醒了万历帝。

杨镐是万历八年中的进士,在抗日援朝的时候任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在朝鲜的时候仗没少打,不过几乎都是损兵折将的败仗。

按理应该追究杨镐,问个罪什么的。

但是问题是大明文人掌军,别的文人自问面对日本人的时候,自己表现未必及得上杨镐。于是兔死狐悲,替杨镐说话的不少。最终也就是轻飘飘来了个免职。而且免职后不久就再次启用。

如果不是开荒团赶跑了后金,这个家伙还要在萨尔浒和努尔哈赤大战一场,彻底葬送大明精锐才算罢休。

万历帝虽然不知道萨尔浒战役,可是杨镐前边表现真不怎么样。但是不启用杨镐,也找不到谁比他更强。这可怎么办是好?

就在万历帝踌躇的时候,叶向高再次启奏道:“万岁,臣保奏一人做杨镐副手,此人谙熟军事,尤其熟悉开荒团训练之法,与杨侍郎一起出镇西北,必能相得益彰。”

万历帝有些奇怪:自己手下还有如此能人?不由得急问道:“爱卿,不知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满朝文武还真是同问。

这两年大明人人抓经济,还真没人研究军事,这怎么忽然冒出了一个?

叶向高道:“此人姓袁名崇焕,在福建邵武市任职。日前回京述职,据他所言,在福建任职期间,曾多方收集开荒团训练之法,也多次亲到福建开荒团水师驻地附近,观看操练。自言依据开荒团训练之法,得一支强军不难。”

万历帝有些犹豫。就靠看看就能知道练兵之法,这有点儿不靠谱。不过叶向高新任首辅,还是千请万请回来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于是道:“此人可在京中?可让他上殿当面说明。”

原来时空袁崇焕就是基层破格提拔上来的。这一次他又得了机会。

很快袁崇焕就来到金殿上。

袁崇焕是万历四十八年中的进士,当时他已经35岁了,人情练达。再加之相貌堂堂,举止有度。敷一见面,万历帝就给了个高分。亲切问道:“袁爱卿,听说你勤于政事同时,对练兵也有心得,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