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石右胸受伤,自然右臂也用不上力,这
正是李胜石的空门。更何况李胜石刀已经落地,这就是掉了爪牙的老虎。
李胜石略侧一下身,枪贴着右胸和右臂间隙刺了过去,把李胜石的右胸右臂都划出一道血淋淋口子。
李胜石趁李梁枪势已老,踏前一步,左拳直捣李梁胸腹。李梁退了一步,李胜石这一拳就差一丝,击了个空。
李梁窃喜,正想抽枪反击,却发现李胜石拳头突然长了一截,猛击在他的胸前。如果不是李梁自己记得后退了一步,就会觉得李胜石这拳根本没有停滞过。
“砰”的一声,这一拳打得李梁趔趄了一下,胸口气血翻涌。
他无论如何不明白,李胜石拳势已老,勉强多递出一截,应该根本没有什么力量才对,怎么还这样猛恶?
还没等他想明白,李胜石再踏上一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成尖,一探直取李梁喉头。
拳法有云:三拳难挡一掌,三掌难挡一尖,三尖难挡一指。
三拳的力量怎么也比一掌大,为什么说三拳难挡一掌呢?这是因为掌伤人多用掌缘,自然选取人身薄弱部位。一击后果也更凶险。比如严勇击杀申桂的一掌,取的位置就是颈椎。
尖用的是指尖,接触面更小,李胜石这一尖取的是李梁喉头。李梁向后一仰,这一尖落空。李梁一喜,正要反击,忽然恐惧直透骨髓。他想起了刚才莫名其妙中了李胜石的一拳。既然那一拳可以二次发力,这一尖又何尝不会如此?
他想再退一步,避开离自己喉头只有寸许的一尖,却发现李胜石的手臂真的仿佛突然长出一截,猛的尖在了他的喉头。
李梁能清晰的听到喉核破碎的声音,他只感
觉一阵窒息袭来,松了铁枪,仰面“噗通”一声,跌倒在泥水里。
李胜石最精擅的武功就是南少林的寸劲。
所谓寸劲,就是在近距离攻击对手,瞬间收缩肌肉,发出短促、刚脆的力量。后世甚至发展出一门拳术“咏春”。一代拳师李小龙,再由此衍生出寸拳,更是名噪一时。
李胜石的寸劲得自出身南少林的军汉,虽然在显通寺,这武艺算是大路货,可是对于这坐井观天的小国寡民李梁来说,哪能识得。
李梁武艺不如李胜石,可总是不服气,要学那英雄行径,不愿手下一拥而上,觉得那样做,胜了李胜石也落了话柄。至于申桂和两个徒弟合伙放冷箭,李梁觉得那是申桂不要脸,他大可以推个一干二净。结果作茧自缚,危急关头,也没人助他。只这一次吃亏,就送了性命。
尤其是死在已经身受重伤,只能单臂用力的
李胜石手下,更是死不瞑目。他做梦也想不到出了皇城,第一次作战,他这朝鲜第一勇士,就落个身陨尘埃。
其实李梁无论天赋还是武艺,都是上上之选,可惜不识变通,生死关头,还傻傻的抓着他的铁枪。如果李胜石施展拳脚袭来,他能放弃铁枪,用双拳周旋,只需抗住几招,坚持不住的就是李胜石了。
他的搏杀经验太欠缺了。换了李胜石或者李家任何一个兄弟,绝不会在前一招吃了寸劲的亏后,接着再第二次吃亏。
李胜石在重伤后,不顾加重伤势,硬是连用了两次寸劲。寸劲需要全身协调爆发,让他右肺血管崩裂更多,鼻口中都呛出血来。
这时见李梁倒地,他的几名亲卫也不再和警卫营缠斗,发一声喊,都疯了一样朝李胜石冲来。
朝鲜军规是主将阵亡,侍从死罪。甚至牵连家属入刑。这军规不仅是朝鲜,大明、日本等许多国
家,也都有类似规定。李梁倒了下去,自然让这几个侍卫如丧考妣,疯了一般。这干系可担大了。
李胜石顿住李梁的铁枪,怒目看着冲上来要杀他的几个侍卫。这些人在他未受伤前,哪配做他的对手。可现在他虎落平阳,顿住长枪巍然站立,看似威风凛凛,实则虚有其表,无力再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