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章再传弟子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3648 字 9个月前

咱们看看历史上,哪个著名军事家,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一勇之夫?

李易为什么逼迫这些师弟,学习天文地理,历史兵书?他曾有一次逛成都武侯祠,看到了岳飞书

写诸葛亮的《出师表》。

岳飞出身贫民,是在沙子上练字的。可是那《出师表》写的书法好坏不论,里面皇帝的“帝”字,出现了30多次,岳飞硬是用了30多种不同的笔体写这同样一个字。可见岳飞这个战神,可不是幸致的。

既然想做一个好将军,必须得有文化,那好吧,除了书法咱不要求师弟们比得岳飞,别的那必须得向岳将军看齐,只能超过,不能落后。

为了李易这一个想法,师弟们的苦可没少吃。不过李易常教育这些师弟:穷人能挨累,所以永远是穷人。因为他除了力气,别的一无所长。想做将军就得能吃苦,怕吃苦的李易有办法,这个办法简单粗暴有效,那就是打。

大概是这些穷孩子出身的韧性足,没有谁被打怕了,都从显通寺追随李易,到了向阳大院。

在这个时代,军事知识,一般都是有传承的。普通人哪里有机会接触军事秘籍?

崔秀经常怀疑李易不是正常人。当然不是说,他认为李易是精神病,而是他认为:李易是天才过了头。

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教出几百个可以做将军的师弟?

看看李胜广就知道,据说李胜广在李易师弟里排名第三十六,属于打酱油的角色。

自己和李胜广同时受命,感觉肯定有把握让李胜广相形见绌。毕竟自己是兵部尚书的儿子,而且少年就有神童之名,沾了父亲的光,得到许多当世名师指点。各种军事秘籍,别人得到一本难于登天,自己却可以系统学习。李胜广凭什么和自己比?

可是一出海外,李胜广就惊才绝艳,一路厮杀,一路壮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那可真说得上搅得四海云动。

在南海打听打听,那真是英雄名号谁最响?自然第一天魔王。任凭崔秀再是桀骜不驯,也对李胜广服气得紧,自认不如。

再看李胜石、李胜水、李胜土、李胜山,这些在李易的师弟里面都是不入流的小人物,自己可哪个都觉得哪个都是宝。这些人不仅武功高强,不论哪一个,指挥部队都中规中矩,说起军事理论,更是条条是道。

崔秀有一次,打算给自己这些得意的战将,开个小灶。尤其是李易的师弟,毕竟是有姻亲的,让他们提高一下军事指挥水平,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世家子弟的底蕴,远不是李易这草根能比得上的。

他把李易几个在他手下的师弟,集中起来,给他们讲《武经七书》。

这《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汇编而成。自古以来是兵家绝密。一般人得到一本,那就是祖上积德了。自己也就是兵部尚书的儿子,才有机会得窥全貌。

可是自己给这些李易师弟们讲解,以为可以把这七本书,作为对他们的高级培训教程,结果很快

他就发现,这些人都一副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的样子。

崔秀就问这些人,为什么不爱学习,一脸不以为然?难道不知道读书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

李胜石回道:“军长,想当年,大师兄给咱们讲过这些什么《武经七书》《纪效新书》什么的,不过大师兄说,世易时移,这些兵书在今天火器时代,已经落伍了。”

崔秀大惊,他觉得李易从哪里得到的这些秘传兵法?又怎么知道这些东西落伍了?是不是口出狂言?于是细细问李胜石。

李胜石就给他讲了火器时代的战阵和古代战阵的不同。又讲了现在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这些国家研究出的各种战阵,指出了这些战阵的优缺点。又说出大师兄对未来主流战斗是炮战,而不是火枪战阵的看法。

等到李胜石细致说到阵地战,说到大师兄教的各种工事挖法的时候,崔秀就如听天书了。没办法

,只能到屋外让李胜石实地演示。李胜石挥锹如风,很快挖了几种不同形状的单兵坑,就扔下铁锹不挖了。

他说当年大师兄天天逼迫他们负重越野,逼迫他们挖不同的坑,像老鼠打洞,差点儿把向阳大院后山挖塌。这些坑还不难,自己基本能蒙混过关,那什么防炮反斜面坑,自己当年就挖不好,没少挨大师兄揍,还饿了自己好几顿,还面壁,关小黑屋子,反正种种非人折磨,折磨得自己都偷偷哭过,现在一挖坑就忆苦思甜。

崔秀看李胜水几人频频点头,对李胜石投去的同情目光,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就知道这都是真的了,看来这些人都没少被李易收拾。他现在是完全被震呆了,一屁股坐在李胜石挖出的土堆上,半晌无言。

这也太打击人了。自己觉得熟读兵书,可以一展身手的时候,发现人家李易随便一个小弟,都把这些兵书弃如敝屣。而且能说出里面各种弊病。

这也行,就算李易在显通寺那个大图书馆博览群书,然后凭借天资聪明,钻研有成吧。

可是西方现在的兵书战阵,显通寺总不会有搬运神通,能从西洋弄过来吧?

这李易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做梦得来的?

还有未来作战的方式,居然要挖洞,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崔秀是知道炮火威力的,他本就是军事天才,下意识就觉得李胜石挖的坑大有讲究。每一种坑都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他没法检验这些坑未来对抗炮战,是不是有用,但是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坑很可能就是对付炮击的法宝。

自己从小就被夸是军事天才,那军事素养明显比自己高出一筹的李胜石这些人算什么才?李易教出几百这样弟子,又算什么才?

崔秀都要崩溃了。

他终于明白了,他爹为了女儿的幸福,曾经公器私用,动用军方秘密力量,详细调查过李易生平。其中有一段经历,他爹深为李易可惜。那就是以李易的天才,几年时间不去学习进步,天天和200多师弟厮混在一起,白白荒废了人生黄金光阴。

现在他彻底明白了:李易是用了几年时间,用看似最笨的办法,一次性培养了200多名全才的将军,这些人随便拉一个垃圾货色出来,大明顶级的军事家给人家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现在李易把这200个师弟撒出去了,何愁天下不定。

李易从不亲自上阵指挥作战,敢情是人家蔑视天下英雄:有我这些弟子就可以横扫你们这些牛鬼蛇神了,让我出马,你有病啊?也不看看自己身份。

李易的军事才能,究竟达到了什么高度啊?!

崔秀满眼小星星,额滴神那!这让李易指挥部队,真的是战神出世吧?简直不可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