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的地盘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976 字 9个月前

沈足道的中华联邦商会,现在如日中天。沈足道忙啊,他几乎替代崔芸,把办公地点挪进县衙。

按崔芸的要求,所有投标建设上海城的,必须具有中华联邦商会会员的身份,或者有会员担保才

可以。这一下,中华联邦商会可就火了。

结果沈足道就是痛并快乐着。

沈足道从没这么忙过,也从没这样自豪过。

第一忙的是审查入会申请。沈足道设了两个入会门槛,一个是必须有家有业有资金,当然这家业和资金,说的自然是几万两以上的规模,不然不要。

第二,必须品行良好,不然尽早离开,京师为非作歹的王大善人就是因为恶了李易,才落个破产,最终流浪街头的。都是经商的,任你天南地北,互相也能盘根知道底细。沈足道找了10多个富商代表把关审核,现在他这个商会,基本承担了后世工商局发放营业执照的职责。

第二忙的是各类富商的驻地安排。比如经营石材的,哪个地方需要这个?能就近摆放在哪?经营粮食的,存粮选在哪里?诸如此类。这些商人都不去找县衙,都来找沈足道。

李川也非常高兴沈足道能分担他一部分工作,这可减轻了他许多负担。许多时候他只要配合沈足

道就可以了。

现在要说上海这片土地上,最忙的人,还是王吉。

所有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都由王吉来形成条文。所有验收人员,都由他来指导培训。王吉几乎是在通宵达旦的工作,崔芸昨天把他叫去,申斥一顿。王吉才恍然大悟,自己累死不打紧,这宏伟工程不是看不到了?这才每天晚上强制自己睡上几个小时。

王吉心里一直充满了激动。他万万想不到,一个有史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伟大城市,要经过他的手诞生。自己即将是古往今来第一设计师了。任何人想破坏这个梦想他都不能容忍。

现在他的手下已经增加到了200多人。崔芸已经把保险公司和银行部分人手都支援过来,这梦幻之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这个地方,是以后大家的家。

胡德旺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商会会员。毕

竟他是辽东第一批地主,经济实力无可置疑。

他在第一批招标里,就中了一里长的通济河开挖工程。这个工程就是个力气活,没什么技术含量。他可是有心眼儿的人,能看清风向,体会李易的大量用难民的心思。再说难民不还是最廉价的雇工嘛。他已经招募了5000难民,每天米饭管饱,菜里有肉,很快这饿得皮包骨的难民就有了血色,干活也有了力气。胡德旺又安排家族子弟继续招募难民,没有上限,这以后用人的地方多了,再说,谁知道开荒团什么时候又卖哪地方的地?手里有难民,心中不慌啊。

到六月末,整个上海已经有60多万人在挥汗如雨的建设。顺着运河,装着难民的船连成串,络绎不绝赶往上海。沿着长江,吴淞江,顺流而下,全是如同过江之鲫的船。有载着粮食的,有载着蔬菜的,有载着木料的,有载着石材的,还有载着工匠的、先生的。。。。。。

各种物料,各种人才,犹如百川归海,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