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点头道:“明年辽东的地多是辽南的,地更好,天气也更暖和些。不过竞争的多,价格可能要涨,也许要涨一倍呢。”
李易也是探探路,抛出个价格,看看大家的反应。
几人面面相觑,终于沈足道开了口:“我觉得就定这样价格也成,还是不竞价的好。年前我听内部消息说,要竞价,如果竞价,肯定比这个价格高,最终大家获利少了,就会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这一点李易也赞同,频频点头。
李易问道:“舅舅明春还要继续买地?”
沈足道坚决道:“沈家两千口局限江南
,不得不为家族考虑,往外开枝散叶。”
李易道:“既然如此,舅舅可以直接找崔芸谈。她可是你未来的外甥媳妇。我还打算求您去提亲呢。”
沈足道一下来了精神,道:“当真想让我去求亲?”
去兵部尚书家,给少师大人提亲,这可是个荣耀的事。
李易点头:“当然当真。然后你有什么建议直接告诉崔芸,她是晚辈,该参考你的建议。”
这时其余富商也表示了买地的愿望。
李易道:“我给大家透露个内部消息吧,我们中华联邦科学院院长徐光启,已经研究出明年起,会有暴雪、地震等大灾。千万不要外传,避免民心不稳。”
凡是不外传的内部消息,传播才最快。李易希望百姓有个心理准备,也有个物资准备,更重要的是这些富商,要给他们一个出路。
果然,这些富商立刻都紧张起来,纷纷问计。
李易道:“现在大明人口太密集了,一旦有大灾,就是灭顶,没回旋余地。各位有远见卓识,大批移民海外,也是给家族留了条后路。别看辽东苦寒,可恰恰是这样作物一熟,地广人稀的地方,最容易度过灾荒。”
李易回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这一席酒从上午吃到下午,菜都换了七八次。散席了,几人还跟着李易,恋恋不舍。这可不仅是赚钱的指路明灯,还是防灾救命的菩萨。换旁人说有天灾什么的,大家会付之一笑,可李易说了,那就差不多是板上钉钉了。
这就是人微言轻和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区别。
万历四十五年腊月二十三,江南普降大雪,人们纷纷称颂:瑞雪兆丰年。
李易仰头看天,天昏蒙蒙的,无尽的雪
花洒落。雪花落在脸上,酒酣耳热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李易知道:随着这新年,恐怖的小冰河期也姗姗到来了,漫长的严寒要几十年笼罩大明。这哪里是什么瑞雪兆丰年啊。
李易有些焦急,李胜广,崔秀,老天保佑,你们能打开海上通道,大明百姓已经拖延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