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花凋时节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830 字 9个月前

李易信步来到南湖。

这南湖,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其实这湖比西湖和玄武湖小太多。这湖真正有名的,却是湖心岛上那烟雨楼。

如今这烟雨楼,是嘉靖年间重修的,取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典故。是经典的江南园林景致,美不胜收。

只可惜李易夜游南湖,这夜色朦胧中,怎看得出江南园林的妙处?

湖心岛那边一条画舫见李易立在湖边,船家就远远喊道:“那位公子可要用船?”

李易道:“正是。”

那船就咿咿呀呀的摇了过来。

李易将要上船,忽听后边脚步杂踏,一人扬声道:“船家且不要走。”

又向李易道:“公子可是要游湖?”

借着船头灯光,李易见是四个书生打扮的人

,一个年纪五旬左右,面容清瘦,已经有些佝偻。另三人都是20多岁。

李易点头道:“夜色虽凉,可喜有月。正打算月下看看烟雨楼。”

一个年轻人道:“正是我辈中人。我叫高云生,老弟我们同渡,我来出船资如何?”

李易现在银根紧缩,今天偏又搭给那老者1两多银子。现在主动有人出船资,立刻答应。反正他也是漫无目的,就随他们游吧。

船家也高兴,毕竟可以多要一点儿钱。

船咿呀一声,离开了湖岸,向湖心岛方向去了。

那几个书生坐了前舱,高谈阔论,李易独坐后舱。看月、看湖、看岛,耳中听那几个青年书生道:“这次苏杭和嘉兴三府游历,倒是收获良多。尤其是李易那《断桥残雪》尤其清人耳目。”

一人道:“李易惯会标新立异,那歌词全是

村言俚语,俗了。”

一人道:“路遥,大俗大雅,这歌词可不一般。”

那叫高云生的道:“其可兄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那叫路遥的道:“我不明白,云生学长那夜听了李易亲唱的歌,怎么第二日又寻月生姑娘再听两遍呢?”

那叫云生的,忽然轻拍船舷,唱起了《断桥残雪》。李易细听,不禁感叹,古人可不是五音不全啊,这云生不仅把这歌音韵把握得准,便是那里面慵懒无奈的情绪,也细微传神。

忽然听那老者说道:“李易虽然年轻,却奔波在草原、辽东,那句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可不是说说的,路遥,你年龄虽然比那李易大上十来岁,可是无论阅历和才识,差的可不是以道里计。”

那路遥张口结舌道:“叶老师,这。。。这。。。”

那叶老师道:“路遥你也没什么可自卑的,便是我,和那李易比,也自愧不如。”

路遥道:“老师您太高看李易了吧?您可做过南京太仆寺卿的,他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少师,怎么比您这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