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又道:“皮儿,你愿意陪你大哥一起吗?”
王皮毕竟只比王永小一岁,现在也已经算是个大人了,若是只带王永不带王皮,对王皮来说,总有那么一点不公平,而且之前王皮还闯了祸,而王永却受了赏,这一次区别对待,难免会让王皮多想。
王皮哪里想到还有自己的份,听到之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说道:“愿意,孩儿愿意。”
王皮此言一出,静姝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意。
王猛道:“既然要去见陛下,穿这一身衣裳可不行,你们两个都回房去换身得体的衣裳。”
说完,又对张玉和静姝道:“永儿和皮儿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你们去帮他们各选一套衣裳穿,华贵为下,得体文雅为上。”
张玉和静姝自然会意,起身走到王永和王皮
身旁,说道:“走,跟娘去换衣裳。”
王永和王皮走了,王猛又对王休道:“休儿,把你的灯笼也给爹爹看看?”
王休闻言,便将手里的灯笼递了过去,只见王休的灯笼有些与众不同,上面写的并不是什么谜语,而是引用《长歌行》中的两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而在诗句之旁,他更是以他稚嫩的笔法,画了一副生动的由少年变成白头的图画,似乎是王休在以诗自励,又似乎是要激励他人。
王猛看着已经十岁的王休,问道:“休儿,你怎么不写一个谜语呢?”
王休道:“孩儿最近读书的时候,看到这两句诗,觉得其中道理十分深刻,有益终身,而猜谜不过是一时之乐,消遣而已,故而孩儿写了这两句诗,没有写谜语。”
王猛闻言,不禁一惊,王休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王猛又问道:“休儿最近在看什么书呢?”
王休道:“母亲在教休儿学诗经。”
张玉出身大家,育人确实有独到之处,王永
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王猛道:“好,那一定要好好学,将来也像你大哥一样,考入太学。”
可是谁料王休道:“父亲,其实我不想到太学去读书,以后可以不去吗?”
王猛实在没有料到王休会如此说,问道:“哦?这是为什么呢?”
王休道:“之前父亲外出领兵的时候,娘亲常常说父亲学贯古今,是当今第一大奇才,既然父亲这么厉害,我为什么还要去跟别人学呢!而且父亲走了,大哥走了,我若再走了,谁来陪娘亲呢!”
王猛这才明白,王休之所以思想不像个十岁的孩子,是因为自己大多时候不在家,在加上张玉的悉心引导,这才渐渐形成的。
王猛忍不住道:“好,以后休儿就跟在我身边,由我亲自教导。”
但是王猛清楚,如今大秦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他真正能空闲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
整个厅里,现在便只有王猛、李化、王休和王曜、王瑶五人,除了王曜和王瑶两个小家伙,另外三人似乎都变得有些伤感。
现在正是元旦,是辞旧迎新的好日子,伤感的情绪,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王猛看着王曜和王瑶两人自顾自的玩着,笑道:“曜儿,你们在做什么呢?”
王曜此时自然是在和王瑶争着胜负,不过由于在王猛面前,他们不敢太过张扬,所以声音很小,以至于听不到他们具体在说什么。
王曜听到王猛的呼唤,连忙道:“没…没什么,就是和五妹在猜灯谜呢!”
王曜故意将五字加重了音,似乎在向王瑶宣示着什么。
王猛又道:“瑶儿,是这样吗?”
王瑶道:“爹爹,我和五弟是在猜灯谜,不过他好笨哦,一个也没猜出来,哈哈哈…”
王瑶也特地在五字上加大了音量。
王猛和李化闻言,一时没忍住,不禁大笑了起来。
王曜还以为他们是在笑自己笨,撅着嘴道:“你自己还不是没有猜出来,也不比我聪明多少。”
王曜和王瑶这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着实让王猛少了许多烦恼。
王猛道:“曜儿,把你的灯谜给我看看。”
王曜将自己的灯笼递过去,然后静静的站在王猛面前,说道:“爹爹,这到底是个什么字呢?”